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创作者说——广播剧《战地记者方大曾》创作谈
中广网 2017-10-16
    

  

    

 

  他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录了人民的苦难和反抗,

  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融入了民族的命运,

  19379月,他在抗战一线神秘失联,时年25岁。

  八十年前的新闻变成了历史,

  它使我们永远铭记这血色斑斓的一页!

  他的青春在火线上熠熠生辉,

  他留下的珍贵照片和文字,成为我们民族历史的一部分!

  /宁波广电集团 叶赵明

  193777,日本华北驻屯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向驻守卢沟桥和宛平县城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201777,为纪念卢沟桥事变80周年,由宁波广电集团创作出品的广播剧《战地记者方大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午夜书场》、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广播《92最动听》和音乐广播《如意鸟》栏目以及新媒体客户端“点看宁波”同步首播,并于710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录中国》栏目播出。这是继广播新闻访谈《寻找方大曾——两代记者穿越时空的对话》获2015年度中国新闻奖后,这一题材创作的延续。以记者为主要角色进行创作的文艺作品,在国内广播影视界并不多见,这部剧的推出更是填补了广播剧领域的空白。

  广播剧作品研讨会

  719,宁波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宁波广电集团联合召开“追寻一个记者,弘扬一种精神”——广播剧《战地记者方大曾》作品研讨会,宁波市记协主席徐正、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史伟刚、宁波广电集团副总编辑叶秀少以及宁波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宁波市文广新局、宁波市广电学会等11名专家代表出席。

  宁波市记协主席徐正表示,在中国记协发起“践行‘四向四做’,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倡议的背景下,《战地记者方大曾》这种在家国情怀基础上的职业精神为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教材,这部作品的背后,更体现着广电集团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争先创优的精品意识,值得在宁波市新闻界进行推广。

  广播剧《战地记者方大曾》是以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方大曾为主要人物,记述了他在1936年绥远抗战前线、卢沟桥事变现场以及涿保会战等地的报道和经历。全剧一共4集,120分钟,以方大曾于193611月至19379月在华北抗日战场的采访足迹为线索,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他三赴战场,直抵绥远、卢沟桥、保定等战地一线,拍摄了大量反映中国军民抗战的珍贵图像,写下多篇战地通讯,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7918日,方大曾于河北蠡县发出通讯《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后,神秘失联,时年25岁。

  该剧创编历时一年多,演播制作精良,“多时空、多主线”立体穿插,营造了丰富的听觉空间,同时,该剧还邀请了《甄嬛传》、《芈月传》中甄嬛、芈月的配音演员季冠霖以及《西游记大圣归来》大圣的配音张磊参与录制,是宁波广电集团精心打造的又一部声音力作。

  寻找战地记者方大曾

  方大曾,“卢沟桥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19379月,自河北蠡县寄出《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后神秘失联。

  冯雪松,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15年的时光“于无声处”寻找那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身影。

  两代记者的故事,追寻的是同一种精神。

  一个是不顾个人安危,活跃在长城内外,如流星一般的耀亮和迅失的知名记者。

  一个是不计个人得失,坚持深入采访,还原历史真相的当代记者冯雪松。

  199910月,29岁的冯雪松是中央电视台一位纪录片编导,在办公室的报纸堆里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份传真,内容是中国摄影出版社合作函,这其中的一些关键词吸引了他。比如说一个陌生的名字方大曾,失踪,837张底片等。这些关键词对于纪录片工作者来说,是具有冲击力的,而且是有一种挑战性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神奇际遇,偶然中的机缘,却成为命运中的一个幸运的安排。

  冯雪松见到了方大曾的胞妹,85岁的方澄敏。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把毕生的主要精力都倾注在对哥哥方大曾的资料收集和整理上。记者的到来,让这位老人感动不已,而面对一位80多岁老人的眼泪,冯雪松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只有说:“我帮你,我在电视上让你看到你哥哥。”就因为这一句承诺,他坚持了十几年。

  此后近半年的时间里,冯雪松一头钻进了过刊库,查阅了大量的民国报刊,从历史碎片,通过时间地点慢慢建立一个时空坐标,形成链条,理清楚方大曾的生命轨迹。接着,他又按着梳理的线索,重走了方大曾的足迹,石家庄、太原、大同、保定、蠡县……年轻方大曾的模样被渐渐还原!

  20009月,正在中法大学拍摄方大曾母校素材的冯雪松,接到了父亲的病危通知,第二天他赶到内蒙古老家医院时,父亲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三天后,处理完父亲的丧事,为保证纪录片《寻找方大曾》118日在新中国首个记者节顺利播出,他带领着摄制组继续上路,这一次,背囊里多了一张父亲的照片。

  冯雪松说:“父亲是有一个终点的,我看到了,那么方澄敏没有看到她哥哥的终点。她可能就是通过这样一张照片,来寄托她的幻想,她期待着他重现,她也期待着他归来。这种亲情,可能比我对父亲的这种情感更加浓烈,更加深厚。你如果没有情感上的投入,是做不到的。

  但随着寻找的持续深入,冯雪松说,15年的追寻,在此之前可能是一种好奇,但是后来就不仅是对一个家族的交代,更是对一个民族的交代。随着对这种资料的掌握,他发现,有那么多的照片,有那么多放在历史节点的一些通讯报道,对于卢沟桥,对于抗战还有另外一种表述,还有更直接的方式,就是那些来自第一现场的影像信息和有温度的文字信息。

  将士们离别绥东时,大家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抛掉了,除了在战场上所需要的武器外,别的什么也不带,以示决心。没有一个人的脑子里,想到抗战以外的事。

  ——方大曾《血战居庸关抢防南口》

  我站在卢沟桥上浏览过一幅开朗的美景,令人眷恋,北面正浮起一片辽阔的白云,衬托着永定河岸的原野。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

  ——方大曾《卢沟桥抗战记》

  这是一个全民的抗战,是一个生死关头的民族解放斗争,每一个国民都应该并且必须组织在抗战行动之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握着最后的胜利。

  ——方大曾《保定以南》

  寻找方大曾的历程,正是在弥补一种记忆,弥补我们国家在关键时刻一个新闻人的一种表达方式,这是多大的一种动力!正如中国新闻界泰斗方汉奇所评价的那样:“方大曾的重现,填补了中国新闻史的空白,对中国新闻事业史人物研究,还有中国战地新闻史研究是一大贡献。”

  最终,冯雪松如期完成了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完成了他对方澄敏的承诺!但这却不是故事的最终。

  2000118,新中国首个记者节,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将这个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人物重新呈现。

  2006316,方大曾的家人将他留下的837张底片全部捐赠给国家博物馆。

  2014年,冯雪松《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专著出版发行。

  2015525,中国记协组织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

  201577,“方大曾纪念室”在他的失踪地——保定落成,并对外开放。       

  创作缘起

  作品《寻找方大曾》,主人公、事件始末都与宁波没有直接关联,但机缘巧合,一次普通的读者见面会后,创作者敏锐地发现了它的价值。

  2015831,宁波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电集团在宁波书城举办了“追寻一个记者、弘扬一种精神——《方大曾:消失与重现》”读者见面会,宁波广电集团如意鸟创新团队通过作者冯雪松的现场介绍及后期对作品的研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背景下,准确地捕捉到了题材背后的时代价值,并确定了通过广播访谈的形式,以“寻找方大曾的历程”为主线,以“新闻记者的职责和使命”为主题,以跨时空心灵感应般的独特视角展开了两代记者跨越时空的对话。

  整个创作期持续了近两个月,宁波——北京,两次往返,一稿、二稿、三稿,电话沟通,邮件交流,学界采访,篇幅一再扩容,又一缩再缩,最终定稿。作品从“神秘消失、艰难寻找、价值重现”三个角度、五个篇章,梳理了方大曾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解读了冯雪松15年追寻过程的艰辛与执著。作品最终获得当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寻找方大曾”这件事至少具有“三重寻找,三重宣示”的意义:寻找和宣示新闻理想,寻找和宣示史家责任,寻找和宣示亲情与大爱。两代记者、同一价值的核心主题,成为作品成功的最大支撑。这是一名新闻人的实践之路,是他对于职业理想的笃信和真诚,这是面对探索之路上的清苦挫折、困境挑战前不断超越的坚韧和勇气,这是对理想信念、情怀使命不忘初心、风雨兼程的忠诚和敬畏。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程曼丽在节目连线中评价:“追寻之路,把两代新闻人的理想信念融通起来,给了我们一种信心和力量,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方大曾的精神会在当代、当下继续地传承下去。”

  创作延续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48字箴言,同年117日,又以“四向四做”为要求,勉励广大新闻工作者。在这个背景下,方大曾这个题材,成为探讨当代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的生动案例。

  出于对这个作品价值的珍惜,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宁波广电集团如意鸟创新团队相继从新闻、文艺、广播剧等多个角度,形成了方大曾作品系列,用广播最具优势的声音“特质”进行了呈现。

  回顾广播剧《战地记者方大曾》的创作之路,主创团队创作伊始即面临这样一个命题:作品的价值是什么,会给予当代人怎样的启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不是一部单纯的抗战剧——只讲一位抗战记者短暂辉煌的职业历程;这也不是一部现实剧——只谈一位当代记者创作的心路历程。尽管时空跨越70余年,新闻记者“不畏艰难困苦,忠实记录时代,时刻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鼓与呼”的使命始终不变,这是一部具备历史和现实双重意义的作品!因为两代记者诠释了同一命题——新闻记者的使命和责任:时代变迁的记录者、民众命运的同情者、国家兴亡的关注者。

  由此,广播剧立项伊始,主创团队即明确了从方大曾故事的传奇性,两代记者的职业性,历史折射当下的时代性三个角度,以方大曾的抗战报道历程,冯雪松不懈寻找的心路历程为两条主线,双线并进,通过当代记者冯雪松对方大曾足迹的寻找,精神上的追随,围绕兄妹情、母子情、家国情,形成了故事的整体框架。在此基础上,从尊重史实、还原历史的角度出发,剧本穿插了多篇方大曾的战地通讯报道,运用丰富的音响效果,实现了多时空场景之间的频繁切换,营造了立体的收听感受。

  后记

  20155月,中国记协组织召开“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时任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在会上这样评价:“这种不可磨灭、生生不息的精神就是中国新闻工作者宝贵的新闻职业精神。”可以相信,在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的当下,有一点是不会变也不能变的,那就是新闻人的理想和专业素养以及时代赋予新闻人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方大曾系列题材之一,《战地记者方大曾》几易其稿,几经淬炼诞生,在欣喜的同时,我们更期待着更多的新闻人了解方大曾这样一位中国新闻史、中国摄影史上的传奇人物,有这样一位前辈这样走过,也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和走进方大曾,汲取他身上的正能量!

责编:万华 来源: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