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创作者说——不做“神剧”作正剧
中广网 2017-09-05
    
 
  

-----广播剧《西湖歌.湄江谣--浙江大学在贵州》创作纪实

  贵州广播电视台 韦英

  抗战胜利已经走过72年,战争曾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伤痛,也令人们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战争也给艺术作品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历史素材。这几年来,抗战影视作品再次成为银幕荧屏的主流。随着当代影视作品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抗战片的剧情及其各种元素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为增添抗战剧看点、重新博取观众眼球、提高抗战剧收视率,有的导演编剧便开始以大量夸张、恶搞、空想等手法拍摄抗战影视作品,致使不少抗战剧中出现奇葩性的虚假内容和雷人镜头。一拨一拨狗血剧情让不忍目睹,被网友称为“抗日神剧”。 

  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对态度不严肃,胡编滥造,不尊重历史,以过度娱乐化的形态表现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予以了停播,同时对以严肃态度进行创作的抗战剧给予鼓励和支持。停播神剧势在必行,但是作为广播影视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对优秀抗战文艺作品的创作追求不能止步于停播

  由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贵州广播电视台、浙江广电集团联合创作录制的广播剧《西湖歌·湄江谣——浙江大学在贵州》相继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贵州广播电视台旅游广播、经济广播播出。该剧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导演权胜导演,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一级编剧曹海玲编剧,著名主持人、演员倪萍和优秀青年演员张译(《士兵突击》班长扮演者)倾情主演。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1937,抗日战争爆发,国立浙江大学师生在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理想,踏上漫漫西迁路程,历时两年多,穿越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公里,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坚持办学七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浙大西迁遵义湄潭办学,在生活极其艰苦的岁月里,竺可桢校长倡导“求是精神”,汇聚和保护了一大批如苏步青、王淦昌、贝时璋、卢鹤绂等一代知识分子精英。他们胸怀报国之志,陋室栖身,俭餐淡食果腹,创造了累累教学可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如李政道、程开甲、叶笃正等新一批蜚声中外的科学巨子。为新中国成立后科学事业发展储备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使浙大崛起成为著名高等学府,并享有“东方剑桥”的美誉。在中国教育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尊重历史,还原真实,才有感人力量 

  《西湖歌·湄江谣——浙江大学在贵州》紧紧围绕抗战中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求是精神主旨,笔触伸向一代知识分子科教救国,科学兴国的家国情怀,抒写湄潭人民与浙江大学学人血浓于水的情谊,浙江大学对贵州开启民智的文化反哺,以史为背景,开掘人物情感,捕捉动人故事。剧中弘扬的求是精神对当今大学精神、贵州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具有现实意义。 

  戏由回忆式戏剧叙事方式,通过倪萍扮演的苏忆湄翻开父亲苏江北一本本尘封日记的视角切进历史,打开一扇往事大门。1939,日本的飞机狂轰滥炸,全国108所高校有91所遭到了摧毁,25所被迫停办解散。苏江北临危受命,护送学校的图书、器材,往远离战火的西部贵州迁徙。途中偶然遇险的故事情节中,展示出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浙大学子,偏地乡亲,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在同样的历史遭际中交集着、影响着、浸润着。戏从这里开始,作者就把人物的命运带入了历史事件中。 

  为了浙大落脚,湄潭让出文庙、民教馆、救济院给浙大作教学办公。乡绅家族腾出宗祠,平民百姓让出茅草房,浙江大学1200多名师生,从战争硝烟中走过来,终于在贵州湄潭这个偏远的小县城里,放下了一张张宁静的课桌。湄潭人用他们的温厚,给经过战争创伤的浙江大学师生莫大的安慰。那温醇、浓重的人情,弥漫在湄潭的大街小巷,弥漫在每一家洞开的门户。这种温暖,不仅仅给了浙江大学,也给了国家,给了民族!

  编剧曹海玲: 在这个剧创作当中,坚持“小事不拘,大事不虚”的原则,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大事不虚,就是指一定是真实的背景,真实的历史根基。小事不拘就是在细节、情节上展开艺术的想象,给艺术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这部剧当中,每一件事都能够找到出处,每一个细节和情节,在浙大教授身上,在湄潭老百姓身上,都有史料可查。比如我在剧中写到送书遇匪,这一件事情就真实的发生在一个卢教授身上,在进驻湄潭之前,他押送浙大的书籍先行运到湄潭,在途中遇到土匪然后被抓走,被抓之后他给土匪上了抗战的一课,因为土匪根本就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听到卢教授说原来这个世界在发生战争,有这么多人在前线牺牲。卢教授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们今天杀了我,我觉得是值得的,因为我是死在自己人手里,总好过死在日本人手里。这句话感动了土匪,所以当时所有的土匪全体走上了抗日的路线。比如我在这部剧里写的乡绅让屋,当地有一个很有钱的糖果店老板,老屋很潮湿,他母亲的脚因在几十年潮湿的环境里已经关节生病下不了床,所以他新修了一栋宅子,刚刚竣工,准备接老母去住,这时浙大师生也刚好到达湄潭,为了让浙大师生安置下来,他就把这栋新宅让给了他们,自己一家仍然住在老屋里,免费给他们用了七年。

  还有很多,比如商家送粮,浙大师生没粮食吃,国民党来征粮,几乎把粮仓都搬空了。有一个米老板就把自己的粮食偷偷藏起来,全部送给了浙大师生。这些事情都非常非常感人。比如求雨,当地有一条河,浙大女学生就在里面游泳。当时是比较封建的一个时代,当地人会觉得女孩子在河里洗澡有伤风化。浙大师生就觉得正好可以借这件事情,给他们传播文明的思想。男人女人在一条河里游泳不是有伤风化。这些事都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创作的时候我把这些事情都放在一个人身上集中来展现。

  主创者避开直面描写抗战的烽烟战火,规避科学家们科研成果的研究过程或者是学术方案之争,不拘泥于一人一史,一史一事,而是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戏剧性的人和事高度浓缩,关注的不仅仅是历史事实本身,而是事实中人物的情感世界,但剧中的人物和事件,又均能找到历史出处,既尊重历史,又有艺术创造,以再现特定时代的历史人物风骨和情怀为准则,合理延伸和想象人物的内心,使戏更具感染人的张力,人物更加有血有肉而鲜活。无论是冒死偷运粮食中的暗藏恩情,还是一顿霉番薯引出的纵是苦难也挡不住奋进;尔或湄江诗社昂扬着的乐观主义精神。求雨风波助推了民智的开启。国与家,理与情,在面对民族危难的时刻,彰显出超凡的追求真理的力量,和令人回肠九转的贵州人民质朴本色。 

  导演权胜:“再现一段历史贵在真实,因为真实才有感人的力量。本剧的人物虽然都是虚构的,但是这不代表这些人物是凭空捏造的。比如苏江北这个人物,他其实是当年很多浙大教授的一个浓缩体,是一群人的代表。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我的创作态度,我的回答是:真实。务求让听众感受到真实的人和真实的故事。因为那段历史本身就是感人的,你只要真实地还原它,足矣。”

  弘扬抗战中诞生的“求是”精神对当下仍有现实意义

  导演权胜:“该剧的三集故事,独立成篇,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魂。这个魂就是“求是”。该剧的求是,是源于浙大校歌其中的一句:“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逐真。”它是对真理的追求,也是对真理的坚守。当年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浙大依然涌现了一大批的栋梁之才,靠的是什么,就是这种“求真务实”精神”。

  抗战岁月中,在每天都有人牺牲的危险的环境中,我们的知识分子,浙大的教授、老师们都还肩负着一种担当,在做中华文化的传承、在做科学文化的钻研,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大学精神。所以在这部剧中就像竺可桢提到的: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不管有什么困难,不管怎么经历生死,知识分子的本位、社会担当就是求真知。在这部剧当中也有一个留给听众的反思:“这样的大学精神,我们传承了吗”?

  剧中虚构了三代浙大人,第一代浙大人是孟小非的外公,是浙大的抗战时期的教授,第二代是倪萍的角色,她也是浙大的教授,第三代就是孟小非。孟小非她在这部剧中只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开头,一次是结尾。开始是她和妈妈的对话,说她的同学进大学了以后都在忙于找项目,几十上百万,找几个专家做一个课题就可以拿到这笔钱。然后她妈妈就问她,“你的第一堂课就要讲怎么拿项目,怎么做课题吗”?然后似乎是记忆的大门被打开,就回到了那个烽火年代,在那样一个年代中,这些教授都在干什么,老百姓、人民是怎么在支持他们做这样一件事情,他们怎么在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怎么样在苦难当中还在开花还在做出成果。那我们现在呢?所以在结尾的时候,孟小非说:“妈妈,我要和你一起回到你的第二故乡湄潭,我知道我的第一堂课该讲些什么了”。

  编剧曹海玲:抗战中这些教授们传承的不仅仅只是是中华文化,这更是这一种社会担当。这才是大学真正应该秉承的一种精神,而恰恰这种精神,正是现在我们所缺失的。希望通过这一部剧,不仅仅是展示当年浙大师生们在那样一种艰苦中奋进,逆境中求索的精神,我希望能让现在的大学有所反思,我非常渴望这部剧能够在大学里面播给同学们听,希望能够引起一些思索、讨论,我觉得这是这部剧想要做到的,也是一种社会担当吧。

责编:万华 来源: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