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新剧画廊——反腐倡廉扬正气 渭南台广播连续剧《汉太尉杨震》即将开录
中广网 2016-02-24
    
 

    古人云“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为不知?”继《迟开的野山菊》获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评析金奖、陕西省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之后,由渭南广播电视台精心创作,由作家(原渭南电台总编辑)殷满仓、卜崇耀编剧的一部反腐倡廉广播连续剧《汉太尉杨震》经过一年多的反复修改、打磨,即将在春节后在陕西广播电视台200平米录音棚内完成录制,预计2016年中期将与广大听众见面。作品完成后计划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电台、陕西各地市广播电台等多地进行播出,同时,听众也可在喜马拉雅FM、荔枝FM、菠萝FM以及渭南市政府网、华山网等多家网络平台线上收听。

   杨震是东汉中期一位廉洁清正、为民办事的太尉,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清官,他五十出仕,在朝为官十余载,为官清廉、一身正气、除暴安良、举茂贤才,为百姓所爱戴,为官员所敬佩,为奸臣所惧怕。其死后长眠在黄、渭、洛三河交汇之侧,为历代清正官员和文人墨客争相咏唱,经久不绝。

   当前,中国正处在反腐倡廉的重要历史时期,腐败令决策者痛心,令老百姓寒心。大力宣传杨震这位清官廉吏的故事,培养社会崇廉守正的风气,是时代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实现中国梦的需要。用广播剧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刻画杨震这个人物,无疑是反腐倡廉的绝好教材。

   编剧殷满仓如是说:“杨震是咱潼关人,关于他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星夜拒金’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他这个人始终两袖清风,从来不接受私人宴请,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种菜自己食用,给人感触特别深。历史上也有记载,他的宫轿从来不让家人去使用,就像现在不允许公车私用一样,当下社会正处在一个反腐败的特殊时期,汉太尉杨震有非常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咱们渭南历史文化底蕴太深厚了,我觉得我有责任有义务把咱渭南好的人物、好的事例通过广播剧这种形式发扬光大,宣传渭南、宣传陕西,提供一些正能量。”

   该剧编剧殷满仓是渭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渭南市三三人才,出版有《心灵的抉择》、《生命的沉响》等六部作品集。近几年来,在广播剧创作方面做了大量尝试。他创作的广播剧《迟开的野山菊》、《永远的老腔》被列入陕西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双双荣获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广播剧研究会金奖、银奖。本次他和另一位作家卜崇耀共同编剧《汉太尉杨震》,目的就是通过广播剧的艺术形式,再现“四知”先生刚正不阿、勤劳廉政,一心只为民办事,在官场与奸臣作斗争的真实事迹。通过艺术的手法、精彩深情的演绎,再现这段富有传奇色彩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5集广播连续剧剧《汉太尉杨震》梗概

   东汉太尉杨震,陕西潼关人。是我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清官,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世界级人物。他正史有传,方志有载,家谱有记,百姓代代相传,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这位先贤明经博览,设馆授徒,弟子三千,史称关西夫子。他为官清廉,四知却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千古流传,似晨钟,如暮鼓,使贪墨者汗颜,令清流辈振奋。

    杨震五十出仕,在朝为官十余载,为官清廉,一身正气,除暴安良,举茂贤才。廉洁奉公,爱国忧民。清正勤政,拒腐反腐,犯言直谏,为百姓所爱戴,为朝野官员所钦佩,为宦官奸佞所惧怕。不论做地方官还是京官,始终两袖清风,他从不接受私谒,也不置办家产,所食菜蔬都是自己亲手所种,车马衣食一切从简,从不许家里人私用公轿,举止行为从不张扬,他对家属子孙以及身边人要求甚严,他们常常“布衣麻履,蔬食步行”。

    以中常侍樊丰为首的宦官奸佞,为了争得皇上的宠爱,不断加固自己在朝野之中的势力,处处与杨震为敌,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加害杨震,并勾结皇上乳娘王圣和其女伯荣,狼狈为奸,兴风作浪……在皇上一次东行出游之时,樊丰一伙竟然假造圣旨,不料东窗事发被杨震发现,本已是手到擒来可以将一伙反贼一网打尽,却在皇上回宫之时被樊丰捷足先登、恶人告状,反把杨震告了一个谋反的罪名。杨震含冤被谴回故里,途中又被樊丰用计假赐毒酒害死。

    顺帝即位,樊丰等奸佞被除,为杨震明冤昭雪,赠金百万,改葬潼关。杨震从此长眠在神奇潼关天险的三河【黄、渭 、洛】交汇之侧,一千九百多年以来,为历代立志为民的官员和文人墨客争相咏唱,经久不绝。

                                                     (渭南台供稿)

责编:万华 来源: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