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微广播剧的二三事
文/ 衢州广电 小枣
2014年,马云的一句话”梦想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开始在各大社交网站转发、点赞。
2014年,我渐渐地从刚毕业的迷雾中走出,而微广播剧就在这个时候闯到了我的眼前,我就这样被她拽进了微广播剧的圈圈,我有点晕乎乎的,也有点小欣喜。
略带忐忑地加入微广播剧培训班的微信群,一开始并不怎么说话,总怕自己说错了话,丢了面子,后面混熟了,脸皮厚了,也开始和大家逗乐打趣儿。不过,我不敢说我是一个积极的发言者,但我敢说我是一个合格的围观者。每天结束工作,躺在床上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查看大家一天的聊天记录,常常被同学们有趣的对话弄得发笑,也常常会因为同学们提到的某个名词而查一些资料。说起这个,我就想起陈敏班长对我说的话:你是一个幸运的姑娘。
我确实幸运,在我还在苦恼怎么去成为一名编剧的时候,机缘巧合下就成了微广播剧编剧培训班的一员。
我确实幸运,作为一个刚进入社会的90后,能够通过网络认识那么多的广播剧前辈。
我确实幸运,从前辈们那里我得到了最真诚的鼓励与信任。
如果说到目前为止有什么遗憾的,那就是没能好好享受12月12日的中国微剧节。
1212,要爱要爱。我想所有千里迢迢来到浙江余姚参加这次微剧节的对微广播剧都是真爱。因为广电系统一到年底事情必然扎堆,把每个广电人都弄得焦头烂额,这已经是不变的传统。
12月11日结束当天的晚高峰节目,到家里已经接近7点,我和珂姐定的是凌晨直达余姚的火车。到达余姚的时候是早上6点左右,天都还没有亮,我们俩个傻妞为了省钱在酒店大厅的沙发里窝着眯了一会儿。
大厅里真的很冷,那天还遇上降温!但是我们真的心甘情愿!微广播剧的创作、传播理念,从一开始就吸引着我们。
从最初的通过微信群与喜马拉雅APP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剧授课,到12月12日当天高大上的微剧节会场,无一不让我们这俩傻妞直呼:好酷!还有用心的会务组贴的、摆的每一个微剧节Logo,都让我们感受到微剧在默默发力,又很张扬的给力!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我有一样的感觉,12月12日下午的微广播剧体验区活动的设计,让我似乎穿越到了未来。这让我想起9月份的时候在杭州听到的一场有关融媒体讲座:技术是手段,而内容才是王道,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12月12日的微剧节,二维码与手机端的结合,让我看到了微广播剧立足内容,也借技术发力的精彩呈现。
新奇又欣喜,这是我和珂姐在这次微剧节最大的感受。奈何我们来去都匆匆,下午我们就得赶回去,因为第二天有个大活动等着我们回去助力,不过从朋友圈大家图文分享中可知,晚上的活动一定是将“吃喝、讨论与微广播剧”巧妙的给结合了,一定是这样的!因为微广播剧的团队真的是创意无穷,想法不断。
“梦想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所有的一切都是从没有走向有,走的过程会有多艰难我们都不知道,而且梦想从来不分大小,只要你有想法,就要行动起来,或许下一步就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像我与微广播剧的缘分,我没有想到能在当初抱着试试看心理而加入的微信群里遇到那么多志同道合的广播人,就像微广播剧一样,虽然只有几分钟的时间说故事,可故事背后却是一个大时代,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