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迟开的野山菊》《永远的老腔》创作漫笔
渭南台 殷满仓
渭南人民广播电台拥有一批素质较高的采编播队伍,一大批优秀栏目、优秀作品获得了国家级、省级新闻奖。电台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始终把广播剧创作牢牢抓在手中,三集广播剧《后稷传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郭孝义》获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2013年3月,按照市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渭南电台充分发挥广播剧创作方面的优势,再次把广播剧创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组成了由台长杨加锋挂帅,作家、总编辑殷满仓执笔,市戏剧协会主席谭昭文等为主的创作班底,实施每年一部精品广播剧计划。在广泛收集信息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对选题进行甄别,最终确定了以合阳县农民王友仁夫妇历尽磨难收养“凹面女”王娜的故事为原型创作广播剧《迟开的野山菊》,通过声音艺术传播大善大美、人间大爱,发挥文化引领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宣传鼓动作用。
“凹面女”事件全国唯一,故事离奇独特。但广播剧是听觉的艺术,如何通过声音表现是一大难题。主创人员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多次召开多种类型的座谈会,最终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首先要充分挖掘王友仁夫妇,以及家庭主要成员——被收养的智障儿子王军、残疾“鬼面女”王娜、亲生儿子王彬等人的情感纠葛和人性特点,创作出一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好剧本,然后通过一个好导演,网罗一批好演员,通过声情并茂的演绎,加上沁入灵魂的背景音乐和音效才能成功塑造出凹面女的传奇故事。
《迟开的野山菊》分三集,每集27分42秒,故事以马家庄农民王友仁、李景云夫妇在冬夜捡到一个“凹面鬼容”的残疾女弃婴为切入点展开。夫妻二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将弃婴收为养女,取名王娜。在家境一贫如洗的情况下,为了养活凹面女儿,友仁夫妇忍痛把唯一的亲生儿子王彬送人,儿子负气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22年来,王友仁夫妇含辛茹苦,忍辱负重给凹面女儿治病,历经磨难,善举终于感动了亲人解放军。西京口腔医院刘彦普等多名教授联合攻关,破解难题,免费为世界首例“凹面女”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手术治疗,取得圆满成功。社会各界的善举让身心饱受创伤与折磨的“凹面女”王娜,彻底告别了不堪回首的痛苦人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负气离家出走多年的亲生儿子王彬带着漂亮女友回到身边跪认父母。鞭炮齐鸣,鼓乐喧天,手术成功后的“凹面女”王娜嫁给了同为养子的哥哥,围绕着这个家庭发生的传奇故事激活了人间大爱的道德链条,极大地传播了社会正能量,具有强烈的社会教育意义。
2013年9月,被列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的广播剧《迟开的野山菊》主创人员参加了陕西广播剧创作推进会,其后又数易其稿。2014年3月,该剧在陕西广播电视台200平米录音大棚开始录制。为了达到理想的录制效果,著名导演、演播表演艺术家王晨对演员要求极为苛刻,每句台词、每场戏都精益求精,严格把关,如有一点瑕疵,演员就得一遍又一遍反复走进录音棚回炉重来。为了塑造丰满富有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陕西广播电视台编导葛玮、青年演员毕颖华、原陕西铁路文工团团长康力、陕西广播文工团表演艺术家李继华、陕西广播文工团老艺人王宝琴等人反复揣摩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语言环境,经常是一场戏录出来,几位演员和导演个个泪流满面。在录音师田喜燕、王嘉寅,音乐编辑焦咏的反复雕琢下,2014年5月,《迟开的野山菊》成功面世。接下来,《迟开的野山菊》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陕西广播电视台、贵州广播电视台、贵阳台、宝鸡台、渭南台等多地播出,收听率在0.83以上。
在紧锣密鼓打磨《迟开的野山菊》的同时,渭南电台又不失时机地挖掘创作了以华阴老腔为素材、反映非遗传人情感纠葛及文化传承的四集广播剧《永远的老腔》,这部剧被列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剧本曾反复打磨,十易其稿,一举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评析银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陕西广播电视台等18家电台播出,为拯救、保护、传承濒临灭绝的“中国戏曲活化石”老腔,宣传渭南,宣传陕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永远的老腔》选题重大,立意高远。真实地反映了以党安华为代表的基层文化干部在抢救发掘、保护、发扬、传承濒临失传的老腔艺术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与积极探索,生动地再现了老腔艺人在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两种不同价值取向之间发生碰撞时的痛苦抉择。该剧地方特色浓郁、特色鲜明,饱含着关中人勤劳、朴实、豁达、耿直、豪放的性格特征,剧中主要人物党安华、张喜民、白毛、林兆华均是真人真事,增添了该剧还原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震撼力。该剧剧情设置合理,人物真实可信,生活气息浓郁,对白极具地方特色,形成自身独有的艺术特点。
《永远的老腔》把濒临失传的文化非遗项目通过纪实广播剧形式定格下来,这是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如何做好非遗保护宣传的有益尝试,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渭南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剧创作团队是一支善打硬仗、勇于探索的队伍,2014年6月,主创团队又确定了一部反映少儿励志类的广播剧为选题开始了创作。面对新的使命、新的挑战,渭南广播人将积极创新,不拘一格,致力于创作出更多精品广播剧奉献给广大听众。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