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首义三杰》创作浅谈
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 姚华
2012年9月,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结果揭晓。由我执笔创作的三集广播连续剧《首义三杰》和《扁担上的影院》同时获“五个一工程”奖。我还获得了由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评选的年度最佳编剧奖。短暂的喜悦之后,是反思和总结。这两部剧的成功,是各级领导重视、鼓励、支持的结果,离不开各位专家的倾心指导与帮助。现仅就《首义三杰》创作过程中的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小切口创作大选题
选题之初,湖北新闻综合广播总监王彬说:武昌起义直接导致了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的灭亡,这样开天辟地的事件发生在湖北。作为湖北人,既要为此而感到自豪,更应该为此而讴歌。为此,他选定以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作为创作主题。对此我顾虑重重,一时不敢接。其原因:一是对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我完全没有经验;二是武昌起义过去了一百年,不说当事人、就是辛亥后裔,也屈指可数。情况很不熟,手头资料也不多;三是近百年来,以此为题材的文学创作形式多,数量大,难有新意或者突破。更重要的是,武昌起义十分仓促,那个历史时期革命党的核心人物都没有直接参与,写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我也没有轻易放弃。带着任务,我到武昌起义纪念馆参观,几天流连忘返;到省市图书馆,一头扎进去,每天靠几个面包充饥,查阅了大量资料;爬武昌城头,祭拜英雄墓地,增加现场感受;并走访历史学家,拜访英雄后裔。通过这些,终于有了创作冲动,找到了方向。我和副总监梁延的做法是,另辟蹊径,避开别人写过了的,着重表现在湖北尤其在武汉影响很大的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位烈士。因为他们是组织发动武昌起义的骨干,就义于起义前十几个小时的英雄。在武汉,至今都有他们的遗迹,有以他们名字命名的街道。通过他们的英雄事迹,以小见大,再现历史。一旦选准了方向,创作起来就比较顺手。在我和梁延完成剧本后,我们又请知名历史学家给予指导,请广播剧专家开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专家们对我们这种以小切口表现大背景的方式,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真性情塑造真英雄
我们写英雄人物,肯定要表现英雄的思想和行为,这是文学作品的重点,写广播剧也不例外。所以,在《首义三杰》创作过程中,我们写了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人对中国命运的担忧,表现了他们较之一般人更早的觉醒。写了他们为发动、组织、筹备起义不辞辛劳,不怕危险,不怕牺牲,坚贞不屈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他们敢于担当;在危险关头,他们能够挺身而出;面对敌人的严刑和屠刀,他们互相鼓励,绝不屈服,敢于牺牲。但这些概念化的表达是英雄们共同的特征。如何让他们鲜活起来?拥有各自独立的个性?我觉得,英雄人物首先是人,必须具备普通人的思想和感情。所以,《首义三杰》在主脉络真实清晰的基础上,艺术地虚构了三位女性:彭楚藩的妻子,刘复基的妹妹,杨洪胜的母亲。重点写了彭楚藩和他妻子的夫妻情,刘复基、刘复梅之间的兄妹情,杨洪胜与他母亲的母子情。彭楚藩宁可忍受妻子的误解和埋怨,也不告诉自己革命党人的身份,他是怕妻子担惊受怕。在彭楚藩被杀后,她的声声哭诉令人动容。剧本里这样描述——
[音乐。
彭 妻:(伤心地哭诉)楚藩,楚藩啊,我刚离家一天,我们夫妻就阴阳两隔了。假如你魂魄不远,就听为妻我说说心里话吧。第一柱香,我敬你是条汉子,为别人肯丢性命,这大仁大义能感天动地;第二柱香,为妻给你赔不是。我有眼无珠,总怪你干了伤天害理的事。却不知你是神仙肚子、菩萨心肠,妻错怪了你;这第三柱香,我求你等等我。楚藩,你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我们夫妻生死同命啊……
[远处三声枪声。
刘复梅:(门外着急地拍门声)嫂子,你听见枪声了吗?这也许就是革命军起事的枪声,攻打总督府的炮声就要响了,天黑了,蛇山的炮兵会误伤你,我们快走啊,嫂子、嫂子快开门那……
[呼啸的炮弹由远而近的几声爆炸。
[闪回:彭楚藩:炮弹开花,正好给蛇山的炮队照个亮……
彭 妻:楚藩,我来替你点这个亮……
[音乐。
[烈火燃烧的声音。
刘复梅:(着急地大喊)嫂子、革命军的炮声响了。嫂子,嫂子,屋里怎么着火了,你快出来、快出来啊……
彭 妻:(遥远的空旷的声音)楚藩,等等我,我来了……
彭楚藩的妻子是在对丈夫的敬重和深深的自责中痛不欲生,最终她完成了丈夫的遗愿,点燃自家祖屋为攻打总督府的革命军炮队照亮后,纵身火海追随彭楚藩而去。
在刑场上,刘复基与妹妹刘复梅的对话,我们既写了刘复基所具有的坚定的革命意志,同时也写了英雄的无限柔情——
[众狱卒的推搡声,铁链声,人群的熙攘声。看,又出来了两个。——哎哟,看那人伤的不轻。造孽哟。
刘复梅:(哭着大喊)哥,哥……
刘复基;(一惊)复梅,复梅。
兵 丁:让开、让开,快让开。
[军爷,人家都这样了,你就让他们说两句话吧 ——就是,行行好吧,也为自己积点阴德。
兵 丁:行行,好吧,快点说。
[音乐。
刘复梅:(哭)哥,哥。他们、他们怎么把你打成这样了?
刘复基:复梅。
刘复梅:哥……
刘复基:复梅,不哭,你还生哥的气吗?
刘复梅:没有,我没有生你的气……
刘复基:别生哥的气。哥是想,我们兄妹俩虽然都在武昌,但打起仗来谁也顾不了谁,万一我们两个都倒下了,我们白发的爹娘谁来奉养啊?自古忠孝难两全。所以我想,就由我来尽忠,你就在家中尽孝吧。这样,我们刘家兄妹也算是忠孝两全了,复梅,你明白哥的心吗?
刘复梅:(哭说)哥,我明白,我明白你的心……
刘复基:这就好,这就好。哥只是没想到,我这么快就倒下了,你肩上的担子……
刘复梅:哥,哥……
刘复基:(哽咽声)复梅,回家告诉爹娘,他们的养育之恩,今生今世我是无以回报了。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做他们的儿子,好好孝敬他们……
兵 丁:好了,好了。时间到了,走吧。
刘复梅:(哭)哥,哥……
刘复基:复梅,一切就托付给你了。
刘复梅:(大哭)哥,哥啊……(大喊)哥,你放心,从今往后,忠孝两付担子我一肩挑!
刘复基:(喊)哥相信你!
刘复基深知,要革命就得有牺牲,如果刘家兄妹需要一个人以死尽忠,一个人活着尽孝,他抱定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惜捐躯的决心,把生的希望留给妹妹。而杨洪胜的母亲本是一个胆小的老太太,但是在儿子被捕的危机关头,她挺身而出,为掩护儿子英勇牺牲。
同时,我们还写了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人之间的兄弟情,在面临困境和凶险的时候,他们都能够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把方便和逃生的希望给予别人。夫妻情,兄妹情,母子情,兄弟情的层层交织,真实表现出了英雄们的人性美,英雄形象不但没有受损,反而更加高大,可亲可敬,让熟悉的题材具有了“意外”的美学效果。
选好关键点凸显复杂事件
与电视、电影相比较,广播剧的表现形式相对单一,只能通过声音来讲故事,塑造人物。因此,广播剧的创作,必须力求简单明了。人物和线索过多,听众在接受过程中就会很困难。武昌起义作为一个改变历史的重大事件,参与其中的人物众多,整个过程一波三折,所以,在《首义三杰》创作中,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面对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事件,很难取舍。我们的做法是,主要人物不要多,突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个人;与他们密切相关的人物也只有彭楚藩的妻子、刘复基的妹妹、杨洪胜的母亲,以及湖广总督瑞澂、清兵都统铁忠、统领张彪五六个人。主要的情节也不多,重点只写最能够展现英雄形象和性格特点的几个场景,写武昌起义从酝酿、组织、筹备到爆发以至成功的几个关键节点。这样既做到了作品简洁,又把起义过程交待得清晰明了,使英雄人物有血有肉。
广播剧《首义三杰》的最终成功,离不开导演的精心诠释,以及作曲、演播、拟音等整个创作班底的密切合作。是他们的全力投入,让剧本有了最终的精彩呈现。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