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反复思考论证,我们得出结论:新剧的内容仍应以宋志永小分队在湘抗冰过程为主体,赴四川抗震一事则在尾声中以“这已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予以轻轻带过。这样处理的原因有三:1、保证题材的本土特性;2、宋志永们的举动,与几千年来对农民约定俗成的看法、观念迥然有别,反映了新农村、新农民思想境界和行为的可喜蜕变,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3、正是宋志永们在抗冰救灾中毋庸“上级号召”、自觉自愿的奉献参与,开启了风气于先,才得以感召出嗣后汶川地震时成千上万志愿者奔跑的身影,并衍生成2008年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仰的一道亮丽风景。
也正是因了这样的思考与取舍,让《唐山兄弟》主线变得明晰,素材更为集中,意义更为深远:我们的民族已经走出了几千年来政治统合一切、人民被动接受的时代,在新世纪的历史天幕下,爱心、人性乃至于现代公民意识已经真正地苏醒萌发!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在剧中努力回避华丽的口号式辞藻,人物塑造也不走高大全的窠臼,而是力图用简洁准确的笔墨,抓住人物自身最本真的特质,重点刻画从大地震历史背景中走来的唐山农民那“感恩天下、大爱无疆”的胸怀,进而深切揭示“十三人感动十三亿”的根本缘由之所在。
二、 纪实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又反哺于生活——这是《唐山兄弟》剧本创作、论证、修订过程中我们始终牢记的原则。
我们通过人物实地采访、网上搜索,以及调阅从央视到凤凰卫视众多报道“唐山兄弟”的新闻与访谈等途径,先期大量占有、消化第一手资料,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剧本基本框架,那就是借用宋志永夫妻二人跨越时空的虚拟心灵对话,来巧妙地承担解说、旁白与串联剧情的功能,同时又以事件主体的倒叙手法,作为明线来推动、展开整个结构:剧情一开始,就是抗冰救灾紧张沸腾的场面,充满震撼力的大场景大制作,马上把人带回了特定的纪实性现场,再以由近及远的劳动号子,画龙点睛引出报题;紧接着,采用蒙太奇回放的手法,讲述故事的背景由来,从宋志永和母亲妻子围绕捐钱、赴湘一事的商量与拌嘴,到发动同村的叔伯兄弟为救灾奔赴湖南,再到郴州找活干,直至胜利凯旋,一环紧扣一环,让全剧始终保持着严谨的逻辑和戏剧张力。
在剧情设计上,主创班子亦有取有舍,既忠于事实而又不为所囿。我们删减了宋志永租车做准备的环节,也省略了他们从唐山赶往长沙与郴州、千方百计找活干的一路风尘,但我们又充实了全村送行、元宵节现场讨论会这些剧情,并虚构了尾声中少先队给宋志永送锦旗的戏份,而一系列原本就有的诸如抬电杆上山被竹茬刺穿脚板、饮食与水土不服闹痔疮出血、郴州弥留老人捐款给唐山兄弟等情节,更是营造得真实可信、感人肺腑。这一切,让全剧节奏张弛有度,“十三人感动十三亿”的大爱主题更得彰显、愈加升华。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