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穿越时空的爱情——周杰伦《青花瓷》MV分析

穿越时空的爱情——周杰伦《青花瓷》MV分析

中广网 2010-04-07

      

  整部MV,如果单是演绎着两个爱情悲剧,那对于受众的吸引还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大家都知道这是周杰伦的作品。于是,在如何让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上,这部MV用了这样的方式:

  在4分钟时长的MV内,周杰伦一袭黑衣的近景特写在00:21:23~00:21:27、01:00~01:03、01:55~02:00、02:29~02:32、02:40~02:45出现了5次,每次时间都在3秒钟以上,并且映衬着金色树叶的背景,凸显着整个故事情节,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写和近景是MTV最主要的景别,它强化视觉冲击力,凸现细微情感与意义。但在MTV中大量采用的特写却与一般影视作品不同。其构图不止取其完整与平衡,而且强调局部的描写和夸张,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这是因为音乐电视强化视觉感受,注重造型美感,捕捉局部情感的微妙变化和自始至终的节奏感。因此,MTV中的特写意象充满了动感节奏和富于隐喻色彩的精致画面。[4]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等"是这首歌中的,"词眼",时间在这里通过人的历史而具有积淀了的情感感受意义。中国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感情的艺术,追求的是情感中永恒的时间,感情中时间的永恒。[5]时间没有情感,是机械框架和恒等的苍白,感情没有时间则是生命的虚无,时间的情感化是将世界予以内在化的最高层次。[6]

  在对周杰伦的《青花瓷》MV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和看法:

  1.歌词与画面之间是一种游离的关系。画面没有束缚在歌词所描述的场景与事项中,而是对歌词进行了高度提炼后的演绎。用传世千年的青花瓷来象征跨越千年的爱恋。

  2.MV中的两个故事独具特色:一个是古韵古风的东方传奇,一个是华丽现代的西方挽歌,两者衔接在一起,展示着不同文化的魅力,演绎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人群的爱情主题。

  3.MV中对一些场景进行了大胆的抽象和夸张,在色彩的搭配上恰到好处。并且采用大量的近景与特写强调演唱者,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注释:[1]http://baike.baidu.com/view/531017.htm?fr=ala0[2]英国文艺评论家:克莱夫·贝尔:《艺术》[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p180[4]杨晓鲁.音乐电视MTV编导艺术.[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120-121[5]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0p245[6]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0p245参考文献:[1]何晓兵、郭振元.音乐电视导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杨晓鲁.音乐电视MTV编导艺术.[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新世界出版社,2004.

责编:于晓媚 来源:中国广播网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5065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