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非遗”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群众对“非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非遗”保存了一个区域、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文化观念、审美趣味、思维方式等丰富的文化信息,有力保护、积极传承、充分利用“非遗”,对我们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涵养民族文化素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支撑,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保护和利用的整体水平不高、一些项目后继乏人、相关政策保障力度不足等。

  与有形易见的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遗”属技艺、艺术、信俗之类的活态文化遗产,高度依赖个人的经验传承,流变性、脆弱性较强。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下,一些“非遗”远离日常生活,“养在深闺人未识”,渐渐失去生存土壤而灭失。因此,保护好、传承好“非遗”的一个关键,就是努力挖掘其多方面的内涵和价值,使之融入现实生活,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增强公众对“非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这是一个层进式的关系:参与其中,才会有所收获,进而产生认同,才会用实际行动支持“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如果把“非遗”比作鱼,那么火热的现实生活就是水,鱼在水里才能保持鲜活的状态,离开水就不可能生存。

  例如,在日前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在福州三坊七巷举行的沉浸式演出《寻梦·坊巷》,将多媒体、虚拟现实、三维实境等高科技手段与传统演出相结合,使闽剧、油纸伞、茉莉花茶窨制技艺等“非遗”之美,如诗如画般地展现出来,为观众带来丰富的文化滋养和深层次的感官体验,有效激发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崇敬、传承和保护之心。

  进一步加强对“非遗”的保护,需要做好统筹规划,建立健全“非遗”传习所、遗产馆、体验中心、文创设计室等传承体系,通过各种能充分体现“非遗”精神文化内涵、形式生动活泼、能有效吸引公众参与的教育、培训、体验、研学、旅游、演出等形式,利用互联网平台,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非遗”活起来,走进、贴近群众的生活。同时,可以鼓励、引导“非遗”传承人在保留“非遗”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适当对一些技艺、艺术等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比如有的传统戏曲和钢琴、小提琴艺术有机融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赢得一部分青年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