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5日消息(记者王红霞)记者日前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十三五”期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基本摸清文物资源家底,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重大考古成果层出不穷。

  据国家文物局数据统计,“十三五”始末对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4296家增长至5058家;文物藏品由4139.19万件/套增长至5127.38万件/套;博物馆备案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535家;免费开放博物馆由4013家增长至4929家;非国有博物馆数量由1090家增长至1710家;博物馆陈列展览数由21154个增长至28701个;博物馆参观人数增长至12.27亿人次,其中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人次由2.19亿人次增长至2.87亿人次;文物机构数由8676个增长至10562个;文物行业从业人员由14.6万人增长至16.23万人;文物事业费由323.04亿增长至486.98亿。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状况得到改善

  “十三五”期间,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505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万余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万余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达135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87个,中国传统村落达6819个。

  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曲阜孔府孔庙孔林、武当山建筑群等一批重要文物保护项目,布达拉宫等边疆民族地区重要文物保护工程,四川、重庆等一批石窟寺保护工程。大型线性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建设扎实推进。国家文物局还积极推动工业遗产保护,重点支持中东铁路建筑群、山东青岛啤酒厂早期建筑群、重庆抗战兵器工业旧址群等一大批重要工业遗产保护展示。

  此外,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管理稳步推进,左江花山岩画、“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项,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监测体系不断完善,大运河保护管理荣获国际优秀案例。

  文物考古成果丰硕

  据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5年来,我国有序开展了4260项考古发掘项目,重点实施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等关键领域考古。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持续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丰硕,浙江良渚、河南二里头、四川三星堆、陕西石峁等一批重要遗址实证了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海昏侯墓、江口沉银、致远舰等考古发现备受关注,“夏文化研究”“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以及新疆考古、西藏考古等取得明显进展。

  其中,“十三五”期间,不断加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水下考古成绩颇丰,实施南海、黄海、渤海及内水重点区域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在西沙北礁海域完成首次深海考古尝试;“南海I号”沉船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总数超18万件(套);“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等三艘北洋水师战舰水下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建成使用,南海基地开工建设。

  中国考古的足迹还走向海外,加强联合考古和跨国申遗,30家文博机构赴24国实施40余项联合考古。我国还推进援外历史古迹保护修复,合作项目增至6国11处。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效显著

  2018年7月,为切实加强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成立革命文物司,北京、河北、江西、陕西等15个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和西安、济南市文物局设立革命文物处;各地开展革命文物名录核定公布、革命文物项目储备、革命纪念馆专项调查工作,共核定全国革命文物名录33315处。

  5年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两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确定片区37个,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68个市(地州)1433县(区市)。组织实施革命文物保护项目200余项,编制完成《长征文化线路保护总体规划》,长征文物中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全部实现对外开放,长征文物的总体对外开放率超过50%。

  同时,国家文物局加大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延安革命旧址群等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建立川陕、陕甘、鄂豫皖、东北抗日联军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合作机制。

  据介绍,2021年,国家文物局将实施百年党史文物保护展示工程,推进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对外开放、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展示。实施一批革命遗址遗迹、纪念设施、藏品保护展示项目,推出一批建党百年线上线下主题展览,推介一批革命文物精品陈列展览。

  可移动文物保护状况得到好转

  2017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发布。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介绍,普查期间,全国成立3600个普查机构,投入10.7万名普查人员力量,调查了102万家国有单位。截至2016年10月31日,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其中完成登录备案的国有可移动文物2661万件/套(实际数量6407万件),纳入普查统计的各级档案机构的纸质历史档案8154万卷/件。

  据统计,普查期间全国新发现新认定文物共708.4149万件/套。这些增量主要来源于两类单位,一是一些博物馆、考古所等文物单位对历史上囿于保护条件所限封箱保存的藏品进行了全面清理、登录。二是众多各行业的国有单位和宗教场所通过普查认定,发现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同时,国家文物局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建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库,推进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标准化建设,组织编制博物馆文物预防保护装备、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检测、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列标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不断改善,完成6.2万件/套馆藏珍贵保护修复工作。

  据悉,为规范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国家文物局针对100余家博物馆开展预防性保护,博物馆库房和柜架囊匣等保存条件得到改善,一些濒危的珍贵文物受损趋势得到缓解,有效降低了腐蚀损失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