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非遗实践、传承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对已有文献进行收集,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将记录成果制作成纪录片。央广网文化频道联合国家图书馆推出【艺堂课】系列课程,采用“纪录片+公开课”的形态,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中精选20部非遗纪录片,邀请多位非遗专家实时解读纪录片,以“陪同观看、伴随讲解”为理念,从学术角度对影片中所涉及的非遗知识和传承故事进行点评讲解,,给非遗纪录片加上一个“评论音轨”,让观众在欣赏纪录片的同时,更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领和内涵。

  

  (图为非遗影像公开课现场,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供图。央广网发。)

  本期,我们将走进腾冲皮影戏,聆听它背后的传承故事。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其流行范围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不同种类和流派。在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皮影戏属于传统戏剧类,共有相关项目35个,涉及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其中,腾冲皮影戏至今有六七百年历史,分为“西腔”和“东腔”两大流派。作为云南乃至整个西南保持不间断演出活动的民间皮影戏,腾冲皮影艺术得到了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在皮影的制作创新上,腾冲固东皮影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和借鉴其他艺术形式中发展求新,制造出优秀的皮影艺术。20世纪60年代前人物靠子都是古装打扮的侧面形象;70年代,通过对皮人制作有组织的改革,出现了正面、半侧面和现代人装束的新皮人,还依据腾冲本地的风土人情,制作出了傈僳族装束的人物形象,并使一部分皮人靠子能灵活转动的眼睛和上下张合的嘴蜃,加强表演的生动性和表现性;80年代,皮影世家刘永周按照绘画着色的方法,在半透明的靠子上涂上颜色,从而制作成了彩色皮影戏。大大强化了皮影靠子作为一项艺术品的审美内涵。

  

  (图为刘永周展示皮影制作技艺,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供图。央广网发。)

  刘永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堪称一绝”的皮影制作与表演,被云南省文化厅授予“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称号,其制作的皮影靠子还参加了“建国五十周年云南民族民间美术艺人精品展”。刘永周出自皮影世家,1970年文革期间恢复皮影后,又开始平影戏表演,1976年皮影滑坡时候转行做过雕塑,1979年重拾皮影戏。正是由于有刘永周一样坚守传统的传承人,才让腾冲皮影戏历尽沧桑仍熠熠生辉,继而让皮影戏得以重新走进大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