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非遗实践、传承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对已有文献进行收集,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将记录成果制作成纪录片。央广网文化频道联合国家图书馆推出【艺堂课】系列课程,采用“纪录片+公开课”的形态,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中精选20部非遗纪录片,邀请多位非遗专家实时解读纪录片,以“陪同观看、伴随讲解”为理念,从学术角度对影片中所涉及的非遗知识和传承故事进行点评讲解,,给非遗纪录片加上一个“评论音轨”,让观众在欣赏纪录片的同时,更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领和内涵。

  

  (图为非遗影像公开课现场,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供图。央广网发。)

  本期,我们将走进汉川善书,聆听它背后的传承故事。

  汉川善书简称“善书”,又称“未开言”,是湖北省一种说唱结合的传统曲艺曲种,广泛流行于湖北汉川、天门、沔阳、潜江、孝感等地,它在汉川最为兴盛,且蕴藏的传统最为深厚。汉川善书是从宗教的“说善书”脱胎而来的,形成于清末民初,由清初开始的“圣谕”宣讲活动发展演变而来。传统的表演形式为一人徒口说唱,民国时期发展为二人或多人分行当说唱。其表演程式分“宣”、“讲”、“答”、“对”等项,内容多高台教化和劝善祈福的色彩,将行善积德的理念融入其中。唱腔曲调有【大宣腔】、【小宣腔】、【丫腔】、【梭罗腔】、【怒斥腔】、【哀思腔】等。汉川善书较为常见的传统节目有《滴血成珠》、《蜜蜂汁》、《安安送米》和《节烈坊》等。

  

  (图为徐忠德,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供图。央广网发。)

  徐忠德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川善书代表性传承人。职业宣讲艺人。1978年师从卢维琴,现为第五代传人。其创作善书五十余本,改编和移植一百五十余本。宣讲时,吐词明朗,声音洪亮,语言果断,做到舌生花、口生香、脸生色、目生光,并在原有唱腔的基础上,新创了滑稽腔、渔鼓调、小曲等。近40年,他创作了《珍珠塔》、《秦香莲前传》、《秦香莲后传》、《杨乃武与小白菜》、《三子不认娘》等100余部作品。徐忠德一直努力传承汉川善书,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创新,他不仅扩充了原有唱腔,还创作、改编善书善本,用自己的力量传承、发扬着汉川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