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一声乌云散,南湖红船波澜阔。开天辟地第一桨,迎来春色换人间……”在牛筋琴的伴奏下,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晗华一曲温州鼓词《名山情怀》道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在近日举办的“中国浙江·全国曲艺观摩交流展演”中获得高度评价。在这次展演上,温州鼓词《琵琶记·吃糠》、温州莲花《高机卖绡》、温州莲花《鹿城记忆》等,以其独有的唱腔、相应的律奏,为观众带来一场场温州曲艺的文化盛宴,也引起公众对温州曲艺保护传承的关注。

传承曲艺很是忙

“忙啊!特别忙!曲艺团经常到乡村展演、进敬老院演出,也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隔三岔五还要赴外地演出,一年四季都在忙。”乐清市雁山红曲艺团团长葛建芬说。今年50多岁的葛建芬16岁就进入乐清市曲艺团,从业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温州曲艺的传承保护。

温州曲艺形式丰富,目前共有温州鼓词、温州莲花、渔鼓、道情、花鼓、排街、唱龙船儿、参龙等市级以上曲艺类项目20余项。目前温州曲艺类项目有国家级传承人4位、省级传承人17位、市级传承人46位。根植于当地乡土发展起来的这些曲艺,备受当地群众的青睐。比如温州鼓词,如果在温州的大街小巷走走,就会发现报刊亭里、小吃馆里、修车铺边,皆播放有这一用温州方言演唱的温州曲艺。在现场演出中,一些叫座的曲艺师拥有众多粉丝,每次演出听众最多能有几千人,表演场地里三层外三层坐满了听众。

虽然温州曲艺在温州乃至全国都拥有一定的消费群体,但是它也和其他非遗项目一样面临着传承困难的处境,比如观众群体多是老年人、传承人后继乏人等。“像鼓词、莲花皆需要用方言演唱,现在一些年轻人连方言都说不好,让他们传承当地曲艺,其难度可想而知。”葛建芬说。

温州曲艺传承的难度是有的,但在葛建芬看来,其保护发展之路还是“越走越宽敞”。以她所在的曲艺团为例,近年来,该曲艺团自编自演了《四十年改革开放唱新篇》《洪水无情人有情》,以及《夺取防控大胜利》《红色抗疫情》等,用鼓词弘扬主旋律,拉近了和年轻人的距离;走进柳市镇三中、白石中学等学校,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曲艺的熏陶,曲艺培养“从娃娃抓起”。

多措并举,推动温州曲艺发展

针对如今非遗传承的现状,温州市政府也不断推出新举措,推动温州曲艺传承发展。

温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温州各级政府不断优化曲艺保护环境,改革曲艺保护体系。在曲种保护方面,相关部门开展抢救工作,保存濒危曲种基因,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采集温州曲艺第一手资料,为保护温州曲种的基因提供了可能性。在艺人保护方面,通过借助专业曲艺表演团体和省市艺术院校联合招生,定向培养温州曲艺传承人,并组织免费培训班、传习所等平台,发展温州曲艺业余爱好者。在扩大观众群体方面,立足活态传承,支持各地开办各类曲艺书场词场。比如瑞安“西山词场”在瑞安市文化馆支持和帮助下重新开张,定期举办曲艺演出,形成相当规模的观众群体。

“我们还建立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及场所,组织编纂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小学乡土教材,有效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瑞安市非遗中心主任郑建俊表示,以瑞安地区为例,设立瑞安市开元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瑞安市首个非遗传承实践基地及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开设课程并编写教学校本系列教材,多数学生在参加系列培训后能演奏、演唱其基本曲调与唱腔。此外,还将温州鼓词纳入文化下乡活动中,组织开展温州鼓词进镇街、进社区的活动。

温州通过加强进校园、惠民演出活动、文化下乡等举措,以曲艺滋养曲艺,推动了温州曲艺的创作繁荣、市场培育和人才培养。“我们还积极实施曲艺普及工程,增强曲艺活力与存续状态,进一步扩大曲艺在基层群众中的传播与影响,推动了曲艺的传承和振兴。”郑建俊表示。

曲艺受众要年轻化

温州的努力取得很大成效,比如在文化和旅游部开展的“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中,温州市被列为全国8个试点城市之一。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10个省级非遗曲艺书场试点中,温州市鹿城区华盖词场、平阳县艺苑曲坛、瑞安市鼓词馆上榜,三个书场全年演出500多场。

温州民间曲艺种类丰富,保护优秀民间艺种对继承温州地域文化、维护温州的多元文化有着重要价值。“如今温州曲艺从传统的主要服务农村社区逐步走向了舞台和市场,因此要从艺术创新的角度进行温州曲艺的变革,让温州曲艺的受众年轻化、知识化,使其既传统又新潮,才能培养大批年轻粉丝。”温州市曲艺家协会主席陈忠达说,要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拓展曲艺市场,以以老带新的机制凝聚队伍力量,以直播、抖音等新媒体方式打通宣传壁垒,以灵活多样的从业方式实现个人价值与群众需求的共赢,实现曲艺人才“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态势。

“目前我们的传承和培养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经费等。近些年这些方面虽然有很大改善,但还需要加以解决。”陈忠达认为。具体到培养下一代曲艺人才,陈忠达建议,要看传承人的学艺目的,以曲艺谋生的艺人要从小选出好苗子进行培养。“这就需要开设相关的师资培训班培养老师,再由这些老师进入校园通过拓展课程等形式授课,慢慢培养有天赋的好苗子。”陈忠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