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上午,第十五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举行“致敬摇篮”系列活动之“电影与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主题论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十余位学者,与我省学者、编剧、作家,就多个议题展开研讨,为中国电影未来出谋划策。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曾以嘉宾身份参加了第一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时隔28年,她感到长春电影节从规模、形态和电影介入方面均发生了巨变,这也体现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状态。她在《电影·界面与“看见”》主题演讲中认为,以当今中国电影产业的体量和发展速度,在世界电影市场尚找不到一个既有模板可复制,所以中国电影要建立自己的标准,即用“新形态”下的文化自觉去思考中国与世界、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关系。

  以《中国故事的本土性与世界性》为题,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院长刘复生谈到了中国电影在数量、票房增长与电影人文化自觉等方面的进步,特别是涌现出如《钢的琴》等运用隐喻方式讲述中国故事的现实主义题材佳作。他认为,去年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等3部影片热映成为一个“分水岭”,标志着中国主旋律电影更加关注小人物,将小人物放置到大故事中去,体现小人物与时代的关系。刘复生还关注到长春电影节对电影新生力量的扶持与培养,“中国青年电影人才更应注重如何在表达民族性的同时,将之融汇在世界性之中,即外不失掉世界性的新潮,内不失掉民族的根性。”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夏莹认为,本次论坛贵在结合中国语境,立足中国大地,为中国电影的理论与实践搭桥。“希望通过论坛促进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同时,让中国电影来反哺电影理论。”她建议长影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兴起与新媒体平台的崛起,在做精大电影的同时,更多介入短视频等新媒体样式的产品供应,以此在分众化时代吸引更多年轻的电影爱好者关注。

  本次电影主题论坛也是长影集团“论剧求本”论坛第10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