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是科技人才成长的关键期,在重视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当下,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和爱好,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增强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近期,成都一所民办教育机构推出的科技课程备受瞩目。据悉,这个科技课程是以科普教育为基础,人工智能为核心,航天科技为突破口,多种教育模式协同,贯穿整个 K12 学段。

  “科技引领未来,在这个极度激烈的竞争时代,谁掌握了前沿科学技术、谁更具创新能力,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动权。学校一贯重视科技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天立教育董事局主席、CEO罗实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具体谈到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罗实强调说:“科技课程由人工智造、航空航天、自然科学三个板块构成,以科技比赛和科技活动两大方式作为“双臂”助推,营造科学文化氛围。课程在实践应用中,天立教育各学区分别开启了人工智能、3D打印、机器人、创意设计制作、航模、生物STEAM、自然探索、研学科技等TLI课程的校本化实践。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为科技课程体系服务,天立在遵义天立学校投入大量精力物力打造天立爱创新科技中心,为其配备最新教学设备,为人工智造、航空航天、自然科学三大课程板块提供充足的教学空间,开发学生对科学、科技的探索兴趣。”

  培养青少年科技英才,仅靠学校力量还不够,还需要充分发挥科教联合的力量。“我们的航空STEAM课程是在中国航空学会指导下,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普课程研发团队合作研发的。此外,我们还积极与大疆创新、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集团在人工智能课程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罗实说。

  据了解,天立教育成立于2002年,历经十八年的创新与发展,陆续在四川、山东、河南、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江西等地创办了36所天立学校,整个教育课程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四个学段。为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天立教育在旗下各学区(校)所有在读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范围内举办了第一届“天立杯”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其丰富多彩的活动、扎实有效的举措,为一批批热爱科学、乐于实践、勇于创新的青少年埋下了科技的梦想种子。

  “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无疑是促进青少年知识的增长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我们应该加强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引领学生对科学产生足够的认识和兴趣,在科技活动中,应该始终把树立和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作为对学生进行系统思维训练的首要环节,培养自我探索发现知识的新天地。”罗实表示。

  “天立教育注重传承与发展古今教育思想,融合中西方的教育理论,应用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主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变革教育教学组织形式,逐步形成独特的、可以与发达国家著名教育流派媲美的天立教育体系。”罗实表示。

  罗实介绍,天立的教育模式是基于全人教育的理论,为0-18岁的孩童及家庭提供一整套教育解决方案。在早教和幼教阶段,大力开发“体验式”游戏和活动;在小学阶段,力推“项目式”探究学习;在初中阶段,强化生本课堂,同时侧重鼓励孩子批判性思考;在高中阶段,根据学生天赋特质进行职业生涯引导,突出成长三通道:国内高考——重点院校;艺体专业——专业院校;国际课程——出国留学,让每位天立学子升入国内外重点高校,并找到适合自身的成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