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观察员评论】监管走在发展前面 无人机分类管理会飞得更好

2017-01-11 23:5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针对我国无人机监管难题,央广夜新闻观察员赵九骁认为,无人机等新兴产业的监管思路可以向美国学习——把监管走在发展前面。新生事物野蛮生长的好处在于,它在行业聚集初期的确有一个非常宽松的创业的环境或者是使用环境。正是因为一开始监管没有走在行业发展的前面,客观上给了它一个机会,市场越发展的时候,它的利益诉求方会越来越多,许多监管部门都会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去分这杯羹。行业发展到最后,会慢慢的有一个自我净化的功能,但等到那时就太晚了。监管如果永远落后,会让后期的社会成本大大加强。监管可以有提前量,比如强制保险、实名制等。尤其是当无人机在城市里使用的时候,在什么区域飞行不会干扰公共安全都需要规定和引导。

  观察员白中华认为,无人机的管理需要群策群力,通过公开民主的方式讨论出可行的方案,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行业管理除了要有明确的规定,还要严格执行。对于无人机,除了管理以外,最大的是经济利益问题,许多使用者出于兴趣与猎奇购买无人机,管理制度不能把产业经济效益给管死了。

  《航空知识》杂志副主编王亚南先生认为,政府应该注意要对无人机进行分类化的处理,在法规上对它们加以识别和区分,可以使管控成本更合理;另外,对于无人机的管控实际上主要针对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制造厂商,必须有准入门槛,对生产厂商要有规范性的要求,无人机必须确保能够符合国家的最低的安全保障的规范。对于飞手,包括无人机的操控单位,要实行资质管理,颁证的主管部门要注意把成本降低,成本过高只会使这个法规的遵守得不到有利的执行。比如法规教育可以实行计算机考试,对于技能教育可以由主管部门授权给有资质的学校办培训班。在对无人机的监管上应该有主动和被动的方法。比如说所有无人机的持有者应该实行登记制度,国家对于无人机和它的所有者是能建立对应关系的,无人机的自动导航系统,应该有它基本的定位功能,未来需要在地面上可以通过基站实时的掌控所有大型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和飞行区域。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有意外出现故障的无人机或者具有不良起伏的无人机,还需要有主动的抵御措施,现在各国都在研究。比如用激光,无线电干扰的方式,空中的捕捉网,荷兰警察还在训练老鹰,来空中捕获无人机……各国各有各的招,对于这些意外事件的发生,政府会有一个明确的处置意见和管理系统,只有这样无人机才能飞得好。

编辑: 孙永政
关键词: 监管;无人机;分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