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最高法:全力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 工作模式实现重大变革

2017-02-15 19:5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15日消息(记者孙莹 陈瑜艳)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切实解决执行难,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民庄严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去年以来,全国各级法院贯彻落实此项部署,加大执行力度,为实现这个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全力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执行工作模式实现重大变革。健全联合惩戒体系,规避执行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一直以来,由于被执行人隐匿转移财产,逃避规避执行,外界干扰执行,财产处置变现困难等等客观因素和案多人少的内部矛盾等原因,法院“执行难”困境难以改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分析,全力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执行工作模式实现了重大变革。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基本实现对主要财产形式 “一网打尽”,有效破解了查人找物难题,被执行人在全国范围内的存款、车辆、工商登记、证券等13类16项信息均实现在线查询,执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目前,查控系统已与3400多家银行,以及公安部、交通部、工商总局、人民银行等单位实现联网,可以查询到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存款、车辆、证券、网络资金等13类16项信息。全国所有的3520家法院都能使用该系统进行查控。截至目前,全国法院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共查询案件975万件、冻结752亿元,查询到车辆1427万辆、证券133亿股、渔船和船舶12.6万艘、互联网银行存款2.37亿元。

  同时,法院大力推行网络司法拍卖,确立网络拍卖优先原则,形成新的财产变现模式。既加快了财产处置效率,又斩断了拍卖中暗箱操作利益链条,浙江、江苏法院网络拍卖工作运行4年多来,实现违法违纪“零投诉”,网拍成交率、溢价率成倍增长,流拍率、降价率和拍卖成本明显下降。

  全国四级法院统一办案管理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执行管理模式的历史性转变,为执行监督装上了“千里眼”和“显微镜”,将执行权关进了“数据铁笼”。

  周强介绍,大力推进健全联合惩戒体系,规避执行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中办、国办印发的《意见》部署了11类100余项惩戒措施,涉及担任公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出行、旅游、投资、消费等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联合惩戒大格局,有效破解规避执行难题。

  黑龙江高院将解决执行难作为领导班子集体责任,在健全联合惩戒体系中实行院领导对口联系相关单位制度。重庆法院建立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涉执行案件线索移送机制,促进涉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的执行案件得到有效执结。

  周强指出,各级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73.4万例,采取信用惩戒措施838.6万人次,70.7万名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了义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已经成为国家征信体系的重要基础性信息。

编辑: 朱琪
关键词: 最高法;法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