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央广新闻

希望工程首批资助学生张胜利:希望工程改变了我一生

2014-12-22 09:42: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涞源12月22日消息(记者白杰戈 孟晓光 纪俨玲)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年是“希望工程”成立25周年。25年来,“希望工程”资助近五百万名贫困学生。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公益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以“希望工程”为代表的中国公益事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河北涞源的张胜利是希望工程资助的第一批学生之一。1989年,接受希望工程资助的时候,张胜利13岁,只上到小学三年级:

  张胜利:我是小学一、二、三年级是断断续续上的,因为有的时候就是白天上山砍柴,晚上回去写作业,有时候晚上找老师补课。那时候我爸爸,我奶奶都有病,有时候我是往返与赤脚医生家和我们村。

  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付不起学费,张胜利只能辍学:

  张胜利:我忘了是一学期还是一学年是20块钱。

  记者:20块钱对于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胜利:根本就没见过20块钱。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我记得是我爸活着的时候是我们过年花了10块钱,全家人过年。

  作为希望工程资助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张胜利初中毕业之后,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破格录取:

  张胜利:因为咱知道想读书没书读的那种痛苦,我就想当一个老师,然后教那些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

  1997年,张胜利回到老家的桃木疙瘩小学,成为惟一的老师:

  张胜利: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全教。因为那时候1997年就我一个人,后来1998年希望工程给出钱办了一个寄宿制班,那个时候…

  2001年,桃木疙瘩小学和周边的几所学校合并成立升旗希望小学,四年级的刘爱英成了张胜利的学生:

  刘爱英:因为那时候条件太艰苦了,一年四季几乎就也吃不上什么青菜,全都是土豆。所以老师挺不愿意去那边工作的,然后通过做工作啊,鼓励啊,去了一批老师。

  受到希望工程的资助和张胜利的影响,刘爱英也选择了当老师:

  刘爱英:有时候感觉张校长的思想会影响一代人。命运改变以后,他想去改变更多孩子的命运。然后我就一直想做老师吧。

  2005年,升旗希望小学合并到东团堡中心小学。现在,刘爱英是这里的音乐老师,张胜利是副校长,也上“品德与社会”课:

  张胜利:一日为师。

  学生:终身为父。

  当年第一批接受捐助的13个孩子当中,吕成山现在是涞源县森林公安局的副局长,还有其他人在北京等地打工:

  张胜利:如果没有希望工程,我现在就是也许是一个打工的农民工,也许是放养的羊倌,也许是在我原先的讨饭的道路上在行走,但是希望工程改变了我。

  回想当年拿到希望工程的第一笔救助金200元,重返课堂。13岁只上到小学三年级的张胜利,还并不了解“希望”这个词:

  张胜利:那个时候对“希望”这两个字没有什么具体的理解,没什么概念,不知道。我当时的反应就是“我终于有书读了”。

  后来,“希望”成了他女儿的名字:

  张胜利:我跟你说,现在我闺女的名字就叫希望,张希望。

  东团堡中心小学刚盖了新教学楼。在涞源县,从小学到高中12年,以及农村的幼儿园,现在都实行免费教育。不过,仍然有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接受希望工程等各类公益计划的资助:今年11月25号,希望工程25周年的大会上,张胜利和苏明娟等人倡议,受过希望工程资助,已经工作的人,每人每天捐1元钱,建立“希望之星基金”,为今天还需要帮助的孩子,把希望传递下去。

编辑:刘梦作者: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