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央广新闻

卫计委公布新版《登革热诊疗指南》 供临床救治参考

2014-10-12 11:54: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10月12日消息(记者焦莹)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家卫计委昨天在官方网站公布《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版)》,供医疗机构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以加强登革热患者医疗救治。

  指南称,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病毒对热敏感,在56℃30分钟可以灭活,但在4℃条件下它的感染性可以保持数周之久。像超声波、紫外线、乳酸、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这个病毒在pH 7~9时是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的状态下它可长期存活。

  指南显示,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各省都有输入病例的报告,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的省份可以发生本地的登革热流行,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居家待业和离退休的人员较多。潜伏期一般是3~15天,多数为5~8天。此外,指南还公布了登革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等一系列临床标准。登革热的前期症状和感冒是相似的,所以很多患者把它当作感冒来治,但是这样不仅耽误了时间,而且加重病情。需要注意的是,早期登革热病人全身肌肉非常酸痛,即使是轻微的触碰也会造成巨大的疼痛。

编辑:姜萍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