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日消息(记者王逸群)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汽车数据处理过程中要坚持车内处理原则、默认不收集原则、精度范围适用原则等。《规定》如何为汽车数据安全“上把锁”?怎样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新规的施行对于整个行业发展又将产生哪些影响?

会识别道路信息、能进行人脸识别,还能把上述信息上传到云端,车主打开手机就能定位自己的爱车,甚至还能远程操控……和传统汽车不同,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此次出台施行的《规定》,可以说从顶层设计上对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进行了规范。他表示:“总体来看,对智能网联汽车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总体数据管理形成了一个规范体系,既保护了个人利益又保护了国家利益,形成了一套体系性的在智能网联汽车下对车辆使用和未来车辆数据有效利用的管理措施。”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于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领域的保护力度。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指出,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摄像头数量较多,所采集的信息存在数据类型广、持续时间长、变化速率快的特点,对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有必要出台专门规定进行规范。他解释说:“智能网联汽车本身有大量的摄像头,能拍摄到街景、交通状况、道路状况、城市的车流量等。它不单单关系到我们的个人信息,还和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有关系,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数据安全问题。”

《规定》提出,汽车数据处理者在开展汽车数据处理活动中要坚持车内处理原则,除非确有必要不向车外提供。对此,李勇坚分析:“以后的数据处理尽可能在汽车里面完成,不要形成大的数据池、数据库。如果数据处理是在自己的车里面完成的,安全问题其实并不会特别严重。就像手机上面的‘银行卡’以及那么多的个人信息都在里面,但是我手机自己处理的话,安全问题就没有那么严重。”

《规定》明确,要坚持默认不收集原则,除非驾驶人自主设定,每次驾驶时默认设定为不收集状态;要坚持精度范围适用原则,也就是说,要根据所提供功能服务对数据精度的要求确定摄像头、雷达等覆盖范围、分辨率。崔东树认为,防止过度收集信息,不仅能为个人信息上一道“安全锁”,也为国家、社会的安全竖起一道“防火墙”。他说:“现在来看,对数据,大家都有一种过度追求的欲望,收集到越来越细的信息、越来越多的信息量,相关方就会获得巨大的数据资源跟商业利用价值。所以国家在这块采取强力措施,就是防止这种过度搜集损害消费者利益,同时也损害国家利益。”

《规定》还明确,要坚持脱敏处理原则,尽可能进行匿名化、去标识化等处理。李勇坚解释,这就意味着今后包括汽车制造商、零部件和软件供应商、经销商、维修机构等汽车数据处理者,不能轻易获取驾驶员的敏感个人信息,包括指纹、声纹、人脸等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以及车辆行驶轨迹等。而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晓桦告诉记者,接下来究竟采取何种脱敏算法,仍需进一步进行合规性验证。他说:“当然,什么样的脱敏算法大家公认是安全的,什么样的脱敏算法处理以后大家认为才是合规的,后面需要很多技术手段去落地,要不然就是一句空话。手机号码中间抹去两位根本不够,分分钟能猜出来,所以这个脱敏很重要。但是怎么脱敏,这是一个很高的技术手段。”

《规定》明确,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获取、非法利用,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这些“重要数据”,应当依法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评估。此外,国家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平台建设,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入网运行和安全保障服务等。崔东树表示,未来我国汽车数据的存储、传输、加工等,将从国家层面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完整体系。崔东树说:“各个企业或者各方的数据,应该说存储或者传输,都是有一定的对应措施,尤其是要建立一个相对有效的国家统一管理的网络平台。”

当前,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为3.8亿辆。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数量快速增加,到2022年智能网联汽车预计会超过7800万辆。《规定》的出台和施行,将对整个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李勇坚分析,《规定》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为消费者吃上一颗“定心丸”,让大家减少对于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另一方面可以规范行业竞争秩序,促进汽车行业健康发展。他说:“有实力的大企业对于数据的使用、收集可能心有余悸,为什么?因为不知道收集和使用的底线和边界在哪里。《规定》出台之后,大企业可以用正正当当的手段来使用数据,来开发技术。当然在这个行业里面,对于某些靠不正当竞争,靠侵犯消费者隐私,靠灰色产业来盈利的企业来说,这肯定是一个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