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6日消息(记者韩雪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9月12日晚上10点,福建省莆田学院的北区操场灯火通明。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来自莆田学院医学院的320名学生志愿者“临危受命”,他们在操场席地而坐,连夜进行防护服穿脱和咽拭子采样培训,紧急支援莆田市仙游县,协助核酸取样检测。

莆田学院医学院320名学生志愿者临危受命,前往仙游支援抗疫(莆田学院供图)

学生志愿者们背上行囊、深夜出征的画面,被操场旁宿舍楼里的同学们用视频记录了下来。视频中,一张张青春洋溢又坚定无比的面庞,让无数网友为之振奋和感动。中国之声推出广播特写《这一夜,我们都长大了》。

 

从紧急培训结束,到320名学生回宿舍收拾好行李,再下楼集合、准备坐车“出征”,这个过程只有半个多小时。他们是莆田学院医学院首批支援仙游县的学生志愿者,都是小伙子,来自临床医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住在他们宿舍楼对面的,是医学院的姑娘们。她们暂时没有亲自去前线,当晚趴在女生宿舍的阳台上,用手机记录下男同学们“出征”的瞬间。

莆田学院医学院320名学生志愿者临危受命,前往仙游支援抗疫(莆田学院供图)

护闽191班张靖旻说:“拍到的视频是他们从收衣服开始,到收拾完东西坐大巴车去仙游的场景。辅导员过来跟我们说,男生是第一批,让我们做好接替他们的准备,作为第二批。当时想了一句口号在上面喊,就是给他们加油,希望他们平安。我们这里也有一些家人在仙游,也感谢他们去仙游帮助我们的家人。”

医学检验技术201班的陈铭,是320名“出征”小伙中最特殊的一位。因为一次意外,他患上了严重的脊髓神经损伤,走路要拄拐或者由别人搀扶。“出征”动员会前,辅导员让他暂时离开队列,出于对他身体状况的考虑,劝他不要去前线支援,就留在学校做些后勤工作。

支援核酸检测的部分学生穿好全套防护装备(莆田学院供图)

陈铭说,听了动员大会上前来培训的医护工作者的演讲,他还是决定去前方。他说:“(演讲里说)‘我们作为医学生,就是要为人类的疾病和健康奉献自己的一生’,同学们(听到后)一起在那儿振臂,当时就感觉跟他们一样热血沸腾。我以后也是要成为医护工作者的,现在怎么能退缩?然后我就跟老师申请,说我也想成为他们的一员。”

辅导员和领队没拗过陈铭,对他千叮咛万嘱咐,暂时同意了他的申请。动员会结束,领队和学生们交代,一定要和家里打个电话,去前线既要自愿,也要征求家人的意见。学生们的电话拨出去后,一通来自家长的电话打到了领队曾海的手机上,这对父母不愿意他们的孩子蔡宇轩去前线。曾海答应了家长的请求,也转告了护闽201班的蔡宇轩。曾海告诉记者:“后来我在车上发现了蔡宇轩,就当面问他去不去,不去现在下车还来得及。他说他要去。”

蔡宇轩跟着队伍“出征”,属于“先斩后奏”。蔡宇轩说:“当时觉得(前方)有危险,我们应该过去支援一下;想着本来也是医学生,是自己该干的事情,后来跟父母又解释了一遍。当初我选这个专业,他们也是认同我的,我觉得他们慢慢会认同我现在做的(选择)。每个人都希望通过自己所学的东西成为父母的骄傲。”

13日0点,大巴车载着320名医学生出发了。两小时后到达仙游县榜头镇。凌晨2点,接着分配任务,和各个点位对接,稍作调整后,学生们从凌晨3点多开始陆续进入工作状态。陈铭也领到了任务,还有他的专属防护服。

支援核酸检测的学生连续工作后,席地休息(莆田学院供图)

陈铭说:“(凌晨)5点多,我们穿上防护服去工作,定点的地方有医务工作者,我们就走访入户帮忙做核酸检测。入户就是走山路,蛮远的,弯弯曲曲。走到别人家里,身心疲惫,就想站稳一点才能帮别人做检测。幸好我旁边有一位同学,我们两个合作,我负责录入,他做咽拭子,就这样一路合作,差不多做了半个村,第一天就结束了。”

陈铭觉得,自己学的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做核酸检测正“对口”,只是身上的伤病,加上高温、长时间工作导致眼罩起雾、防护服也裹满了汗水,这些细节还有些许不适应。领队不止一次嘱咐他,不舒服就一定要停下来。但来到前线后,他没再跟领队打过一次报告。他说:“我觉得还能撑,我跟其他人一样,他们只要能撑住,我觉得我也能撑住。”

学生们在高温天气下穿戴防护服工作一整天,双手被汗水泡得发皱(莆田学院供图)

实际上,所有的学生都撑下来了。支援前线的前两天,躺在石板上睡一觉不是什么新鲜事,有张竹席就心满意足,折叠床更显得奢侈。领队曾海说:“坦白讲我们真的很累,同学们都非常辛苦,睡眠都不够,2点多睡觉,5点多起床。到后面都不知道什么叫累,觉得很有趣,而且都忘记了时间。我觉得我们‘一夜长大’,包括自己,也是个成长的过程。一起经历这种很有意义的事情,一起吃、一起睡,有点像过命的兄弟一样。”

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方向昭放心不下学生们,带着补给去前线看望他们。看到志愿者队伍纪律严明、咽拭子采集现场井然有序,方向昭悄悄站在这些“00后”们的身后,不忍打扰,心中满是感慨。

方向昭说:“我们总觉得他们是我们管理的对象,他们平常上课刷手机、不认真听课,有时候跟他们说要守规矩,他们爱理不理的,我们还感觉到头大;觉得他们整天挑食,嫌弃条件这不好、那不好。可是这一次出去的时候,早餐就是一人一盒快速面,自己去有开水的地方泡一下,吃了之后就默默上车;充电也不够,洗澡要排队,可以看到他们的条件是不好的,工作也非常紧张,但没有一个说苦。‘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担当则国有担当’。”

方向昭口中的“青年”们,在这次抗疫中,正在成长为他们希望成为的人。临床205班肖伟烨说,他坚定学医的念头正是因为受了武汉疫情时支援前线的医护人员的影响。“高三的时候大家还在看(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在为武汉加油,转眼就变成自己顶上去了。之前讲成为一个医护工作者,就是想帮一些生病的人减轻一点痛苦或者治好他们,现在也是在做这样的事情。这边疫情严重,我们在帮他们排查疫情,减少疫情的危害。”

肖伟烨今年大二,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弟今年也考进了莆田学院医学院,如果不是疫情影响导致大一新生暂未入校,哥俩应该会在校园里碰面。不过肖伟烨觉得,能把如此有意义的经历分享给表弟,或许能成为他宝贵的学业第一课。肖伟烨说:“主要希望他有一些成长。因为我是他哥哥,平常有一些事情都是我帮他顶着。希望跟他分享完之后,他能变得更加成熟。”

15日,曾海按照防疫工作要求,带着一百多名学生从仙游县转战到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晚上,江口镇下起了大雨,学生们的咽拭子检测工作还在有序进行着。陈铭休息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充满了干劲儿。蔡宇轩抽空和父母打了电话,只告诉他们在前方吃得挺好。张靖旻还在学校待命,准备着随时上前方。张靖旻说:“我们东西都收拾好了,每天起床洗漱完以后,(洗漱用品)再重新放到包里面,衣服也收拾好了两三套。万一有通知,我们时刻都可以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