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8月30日消息(记者刘祎辰)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系列报道《追寻》30日推出:《“闯”领跑之路 “创”发展新篇》。

陈文江:当时组织上安排我筹建粤海街道。高新技术产业,它刚开头的时候体量很小,更需要扶持。深圳有一种独特的精神,作为政府来说,就是服务意识非常强,你把梧桐树栽好了,凤凰自然就会来了。

陈文江今年已经七十岁,每次回到粤海街道,他都会想起1990年自己着手街道筹备工作的时候。

陈文江:南山原有的才4个街道,有些地方鞭长莫及,服务不到位。所以组织上考虑科技工业园这一块……

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加工业发展正如火如荼,凭借着“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产业模式,深圳年GDP平均增速高达35%,“东方制造之都”的称号传遍海内外。但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深圳经济特区从一建立,血液里就流淌着“闯”的基因。

1985年,内地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深圳湾畔的一块荒地上动工,这正是后来粤海街道的所在地。1991年,深圳市通过《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科技园建设进入快车道。1993年,《深圳经济特区民办科技企业管理规定》出台,为科技企业的兴办松了绑,华为、腾讯等一大批企业呱呱坠地。

陈文江:这些都是我们的服务企业,华为、中兴、腾讯这些都在这个片区里头。

记者:当时它们很小吗?

陈文江:很小,也很艰苦。街道里头的部门,民政、司法、调解,这些政府有的部门到街道这里全部必须有,有了这些部门就能对它们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服务。

建立之初的粤海街道呵护着初创期的科技企业。1991年,一个叫做熊建明的年轻人找到陈文江,说自己有技术、有项目,但就是没有钱。

陈文江:他是个专业人员,他谈这个项目比较可行可信。后来我们就觉得要做这个项目,那要钱,办事处穷得要命,我们就跟村里联合起来,找一个地方给办公,然后我们运用社会集资的方式,当时允许的,有400多万,当时来说很不简单。

有了资金,这个项目迅速活了起来,所生产的产品不但评为高科技新产品,还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

由“闯”起步,靠“创”加速。

如今,在荒地上拔地而起的粤海街道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最牛街道”。上百家高科技上市企业扎堆聚集,数以千计的科创公司前赴后继来到这里,让梦想遇见现实。

在位于粤海街道的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大厦22楼,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正在埋头工作。2009年,汪之涵选择归国创业;如今,这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长出”的成果,已经成功打破国外企业技术垄断,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功率半导体的空白。

汪之涵:当时国外相比国内来讲,领先优势还是很明显。高端的芯片基本上95%以上都依赖进口,有些品类可能100%全是进口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咱们国家有差距也就意味着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我们想做一些事情,作出一点贡献。

截至今天,汪之涵带领公司的研发团队已经先后承担了十多项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在大功率半导体领域“缺芯少核”的局面。2016年,汪之涵及研发团队又投入到第三代半导体芯片研发当中,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汪之涵觉得,团队创业突围的成功,离不开深圳包容创新、为梦想护航的大环境。

汪之涵:其实当时我们也在国内很多城市做了一些考察对比,也比较幸运可以把企业落户在深圳。首先深圳上下游配套非常完善,从我们公司开车一小时之内就可以找到世界上最先进一流的代工厂。政府的效率非常高,扶持力度非常大,所以我们在比如工商税务方面基本没费什么时间,精力全部放在研发上。

今年6月份,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在630个大湾区街镇综合实力排名中,深圳粤海街道居于第一。

粤海的奇迹,只是深圳经济特区四十余年改革发展的缩影。从制造到创造,从跟跑到领跑,今天的深圳,有足够大的舞台供企业去创新、去创业,也有更加良好的环境让无数人才去挑战、去冒险。

记者手记

今天的粤海街道,摩天大楼比肩接踵,已远不是当年深圳湾畔的荒草空地。这里已经不只是一条街道,而是深圳40年产业变迁史有力的标签,深圳科技产业的代名词。然而,在我看来,这里最动人的并不是聚集着的科技巨头,而是超过200个产业园、各式各样的孵化器里茁壮成长的“小不点儿”们。在这里,科创企业们敢拼敢闯的创新精神不变,政府部门对创新精神的呵护备至也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