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系列报道《追寻》10日推出:《赓续家国志 “棉”延兵团魂》。

 

王刚:六十多年前,我的爷爷、奶奶带着孩子,从老家来支援边疆建设,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扎下根来。他们靠着自己的双手,把戈壁变绿洲,让荒漠化良田。爷爷、奶奶那一代人,把青春献给了兵团,也把兵团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传了给我们。

八月的天山中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垦区,一株株棉花陆续进入了成熟前的结铃期。新疆农垦科学院的研究员王刚,正和同事们忙碌在棉田里,做棉花采收前的最后一次田间调查。

王刚:我是来自团场的孩子,也属于兵团三代,很小的时候就看着父辈每天都非常辛辛苦地在田里头劳作,从早到黑……

石河子,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代建设者们到来之前,杂草乱石、茫茫荒原,是这片土地最初的样子。

纪录电影《绿色的原野》:“今天,战士们回来了,不过胯下已经不是战马,而是建设边疆的拖拉机……”

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从此拉开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序幕。1958年,王刚的爷爷王新春和众多五湖四海的青年一道,满怀热血投身兵团。

王刚:爷爷他们来的时候,除了望不到头的荒漠和戈壁,什么也没有了。当时仅有的工具就三件:坎土曼,斧头还有镰刀。生产和生活所需的东西都是就地取材,挖地窝子、编草鞋,每天干活都是顶着月亮回来,从来没想过休息。

披星戴月,让亘古荒原化为万顷良田。兵团人不仅实现了粮油的自给自足,更在北纬45度至46度之间,一度被视为“植棉禁区”的玛纳斯河流域成功试种出棉花,王刚一家也从此深深扎根在兵团的沃土上。

王刚的父亲王宏伟:棉花一个人种20亩地。父母亲的一句话,是新疆是兵团养育了你们,不怕苦,不怕累,把这种精神一定要传承下去。我一年穿烂6双鞋,每一块条田我都要跑到,每天都要去跑一遍。

在兵团农场里出生、长大,王刚从小看棉花、捡棉花、琢磨棉花,考大学时,他的三个志愿,全都填了农学。大学毕业后,王刚进入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棉花所,正式开始了棉花育种与栽培技术推广的工作。2005年,王刚独自一人带着30公斤棉花种子去海南的南繁指挥部开展选种工作。在地里辛苦劳作近一个月,刚长出的棉花苗却遇到了台风。

王刚:雨下得跟像水泼的一样,当时就非常担心刚出的这些苗子,雨还没停就跑到地里去看。一看水已经全部都灌满了,赶快跑到排水沟那个地方,跳下去之后直接就快把自己快淹住了,钻下去然后把草拔掉,把水排掉。

靠着这份坚持不懈,经过团队八年的合力攻关,王刚和同事们成功选育出丰产稳产性好、完全适合北疆种植的杂交棉新品种:新陆早43号。

王刚:新陆早43号也是新疆自育杂交棉面积是最大的,当时示范推广面积就是200多万(亩),现在加起来总共达到500多万(亩)。

经过几代人的心血浇灌,曾经“植棉禁区”如今朵朵棉桃绽放笑脸。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种植面积1297.97万亩,棉花总产量213.41万吨,占全国的36.1%。新疆已经成为我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最大棉花主产区。

如今,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兵团大农业的标志。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播种机、植保无人机、采棉打包机……春播秋收时,棉田里穿梭劳作的棉农已被大型农机代替。这一切,是兵团人不断开拓进取的真实写照。王刚和父亲王宏伟,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王宏伟:当时产量八九十公斤,现在产量可以达到五百多公斤,而且劳动体力减少了60%,一个人搞个几百亩,只管管就行了。这就是兵团人走在农业机械化的最前列,从无到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是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我很自豪。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势力炮制涉疆谎言,对新疆棉进行所谓制裁。对于王刚来说,“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不仅承载着他对于棉田、对于农业科研的梦想,更关乎守好新疆棉的那一份初心。这是沉甸甸的时代使命,更是生生不息的奋进力量。

王刚:我的父辈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坚持,也特别能奉献。我作为兵团三代,也要不懈地努力,把农业技术成果送到基层一线,开出花结出果,把老一辈兵团人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蒋雪娇。60多年来,几代兵团人扎根戈壁大漠,在曾被外国专家断言的“植棉禁区”创造出“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的奇迹。爷爷有句嘱托,王刚一直都记得: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始终坚守无私奉献、建设兵团的初心。王刚说,他的根在兵团,他会一直守着家乡,跑好父辈手中的接力棒,为兵团精神,再添一抹新的光芒。

记者:蒋雪娇 张孝成 赵初楠 兵团台记者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