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7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之声系列报道《追寻》17日推出:《铸国之重器 挺民族脊梁》。

杜祥琬:钱三强派我们30个人出去,让我们学的核物理。我回来之后正好赶上要突破氢弹,我就这样进了历史的洪流当中去,成了这个事件的一员。“两弹一星”精神就是一句话: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奋斗精神。老一辈也好,我这一辈也好,下一代年轻人也好,这是大家共同的精神支柱。

“感谢论坛的组织者让我给大家做一次交流。大家都关心碳达峰、碳中和……”

盛夏,年过八旬的杜祥琬奔波于多地,探讨时下最“火”的话题之一——碳达峰、碳中和。退休后,接任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和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的职务是国家需要,一如年轻时被派往莫斯科学习原子核物理,也是国家需要。

杜祥琬:当时为什么要学核物理?也没人给我们交底。一个同班的苏联同学坐我对面边吃边聊,“杜,你在这学核物理,回到中国有啥用处?”就这个口气:有啥用处?就是中国这么落后,跟nuclear physics什么关系?我说不上话。

可就在这一天,千里之外的祖国传来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

“5、4、3、2、1……起爆!”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一天,举国沸腾。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国家的消息也瞬间传遍世界。

杜祥琬:第二天上午,苏联同学大老远看到我,兴冲冲地跑过来说,“杜,祝贺你,我知道你回去干什么了!”态度就这么大的变化。果然我回来就被分到中国的核武器研究院。还用人给我讲道理吗?不用讲,你就好好干这件事。

回国后的杜祥琬加入氢弹理论的研究工作。原子弹和氢弹虽然都是核武器,但是一个属于核裂变,一个属于核聚变,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然而,当时由于国外的严格保密和技术封锁,这个汇聚了中国最顶尖科学家的团队对氢弹的认识也仅限于此,理论路线一片空白。

这个团队里,有邓稼先、于敏、周光召等,大家互相间称“老邓、老于、老周”。当时只有20来岁的“小杜”也参与了氢弹理论的小组自由讨论。

杜祥琬:不管多大年纪,不管什么职位,一个大教室坐在那儿,谁有想法上来说,这样一种“鸣放会”,几天就能形成好多种想法。大家把那些没有道理的去掉,突破氢弹最后就形成4种技术途径。不能肯定哪一种行,上计算机去算。于敏带了几十个人,在计算机上大半年的奋斗,最后抓住“牛鼻子”了。

为了第一时间向时任理论部主任的邓稼先报喜,于敏在电话里隐晦地说“牵到‘牛鼻子’”了,远在北京的邓稼先一听就明白了。1966年12月28日,我国成功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用了2年8个月。

“十年以前,我是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我讲一件跟我有关的小事,我跟彭先生有比较多的接触……”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今年已在数个场合阐述“两弹一星”精神。他与“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的结缘是因为一封信。1993年,30出头的孙昌璞正在美国跟随杨振宁做博士后,发现彭桓武先生十多年前的论文里有一处错误。

孙昌璞:彭先生已经是一个非常知名的科学家。我去问杨先生,他说,“有什么你就说什么,彭先生是一个非常直率的人。”所以我就给彭先生写了封信。

如杨振宁所言,彭桓武不但没生气,反而很欣赏这位年轻人。不久后,孙昌璞回国,作为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学术委员和国家基金委理论物理领导小组成员,和彭桓武有了更多的接触。从量子物理具体科学研究工作,到国家基金委理论物理领导小组组长和物理学“十四五”规划负责人,直到如今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培养后学,孙昌璞始终认为,一路走来,彭桓武等“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精神如影相随。

孙昌璞:我的成长道路也算比较顺利,我觉得跟彭先生(对我)这种精神层面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对于不懂的东西,他就说“我不懂”。我在我的学生面前从来不怕人家说我错了,有的学生说,“孙老师你怎么这么简单的东西就没想明白?”我不会生气的。

对杜祥琬而言,50多年前会议室里那个思想激荡、直抒己见的情景历历在目。1991年4月,杜祥琬就任国家“863”计划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首席科学家。在确定激光技术路线时,他沿用了研究氢弹理论时的“鸣放会”模式。

杜祥琬:激光器可是千奇百怪的很多种,为了达到国家的目标,选哪个激光器作为主要的,各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建议。我们开始科学论证,学术民主,鸣放会,大家最后都得服科学。

杜祥琬和同事们在较短时间内把中国强激光技术研究推进到国际先进水平。

杜祥琬:为什么不同部门的研究所、学校能在一个跨部门的专家组的领导下,干成这么硬的事?就是一个统一的精神支柱。这个东西搞出来是国家需要,是民族振兴,是自己的责任,大家愿意为此而奋斗。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如今,杜祥琬和孙昌璞也在言行中不知不觉将这个精神财富传递给下一代。

孙昌璞:我就告诉我的学生,你们可能有时候要赶一点时髦,发表顶级的文章。但是你要记住,你的初心是要做一个原始创新的东西,做一个能留得下的东西。

杜祥琬: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家都只追求蝇头小利,没有一个人想为国家奋斗,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一个有希望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有一又一代的人,为了国家的进步,为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去奋斗。我也相信中国必然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