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30日消息(记者周尧 周洪)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衡量一个社区是否方便的时候,都会考量小区附近的交通、商超、医院、学校等设施是否齐全,甚至有的人还会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考虑附近有没有健身房、咖啡厅、美容院等。如果这些设施从家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是不是会感觉生活更加便利呢?由自然资源部组织制定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于明天(7月1日)在全国推广实施。《指南》中提到了一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也就是以15分钟步行范围为空间尺度,配置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各项功能和设施。

即将实施的《指南》将在哪些方面作出要求?针对北上广等大城市怎么才能做到如此精细的社区布局?

2016年,上海发布全国首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2019年起,上海选取15个试点街道全面推动“社区生活圈行动”。就是说,以家为中心,步行15分钟的可达范围内,要建成较为完善的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服务平台。按照《规划导则》,生活圈一般范围在3平方公里左右,常住人口约5—10万人。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介绍,今年以来,上海各区建设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断扩大覆盖面。王为人说:“目前,全市已完成180个项目落地,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普陀区曹杨新村等一批社区整体成效显著,社区空间环境和服务设施品质得到整体提高,居民共建共治意识和社区凝聚力明显提升。”

在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想要打造15分钟生活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公共空间缺少,如果新建基础设施,可供腾挪的场地又很有限,想要满足市民的需求,考验着管理的智慧和经验。上海市民王阿姨说:“希望我们以后有一条适合老年人的跑道,晚上吃好饭以后出来能走走锻炼。”

上海部分中心城区近几年通过盘活社区周边和街面资源来拓展公共空间。比如静安区彭浦镇的一个老小区,就通过拓宽内部道路,增加了70多个停车位;而在普陀万里社区,将原先一个小区的售楼处改成了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并聘请第三方机构入住,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核心专家屠启宇指出,社区15分钟生活圈覆盖对象必须是从儿童到老人的全年龄段人群,不仅要满足大家买菜、就医、养老、上学、健身等生活需求,还要注重人的文化体验、休闲交往等精神诉求。屠启宇说:“所谓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在空间上会落地,是从空间上最基层上来,保证有这样一些功能可以注入到当中去。”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李枫介绍,早在2019年11月,自然资源部就启动了《指南》的前期研究编制工作,“近两年来,一是总结了北京、广州、深圳、杭州、西安、武汉、沈阳等地在城镇社区生活圈规划方面的创新和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多规合一’优势,同时,也结合村庄编制规划试点,借鉴了上海、成都在乡村社区生活圈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二是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广泛征询专家、公众和地方的意见,进行相应修改完善。”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作为行业标准,重点阐述了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总体原则、城镇社区生活圈及乡村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指引、差异引导和实施要求等。李枫认为,从过去的“居住小区”到现在的“社区生活圈”,体现了城市规划设计思路的根本转变。李枫说:“传统上我们说居住小区是以人口规模,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千人指标’,就是1000个人到底要配多少来安排公共服务设施,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特征。社区生活圈,既是体现物质空间的设施圈、环境圈也是体现感知空间的邻里圈和社交圈,是规划设计思维从计划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

《指南》提出,城镇社区生活圈可构建“15分钟、5-10分钟”两个层级,乡村社区生活圈可构建“乡集镇—村/组”两个层级。同时,《指南》还针对提供的服务类型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社区生活圈必须“因地制宜”“因需制宜”。李枫表示,相信我们一定会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方法,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为本”的城乡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案,“各地可立足实际,统筹经济能力和资源条件,结合居民需求,评估主要影响因素,细化《指南》的技术规定,使社区生活圈规划能够‘因地制宜’‘因需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