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3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到过节,畅快淋漓地吃一顿总是少不了的,这里面一定得有肉。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对种猪的需求量巨大。种猪是生猪的“芯片”。然而,在我国,绝大部分种猪都来自国外,本土猪品种正在逐渐减少。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2035年,生猪的核心种源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地方猪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本土生猪品种为何面临生存危机?如何抢救呢?

雅南猪是四川丘陵地区独有的品种,上世纪七十年代,种猪数量曾经达到七万多头,现在仅剩下二百多头。2007年,雅南猪已经濒临灭绝。如今,李培林的保种场是全国唯一一个雅南猪原种场,这里的200多头雅南猪核心种源一旦染病,就彻底绝种了。李培林说:“我们漫山遍野去收集它的时候,走遍了整个邛崃山脉大部分地区。当时是‘一公难求’,就是一头纯种的公猪都很难找到了。”

本土品种的雅南猪为什么越来越少?四川省邛崃市夹关镇二龙村村支书罗佳松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初步把它淘汰了。它长得慢,比外种猪长得慢。外种猪瘦肉多、肥肉少,都养(外种)白猪去了。”

根据2016年的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特有的90个地方猪种中,8个品种已经灭绝,29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和濒临灭绝。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陈瑶生近日表示,我国现有地方猪种只剩83个。他说:“我国现有地方猪种83个,品质好、风味佳,但由于吃得多、长得慢、瘦肉率低,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瘦肉消费需求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导致养殖规模不断萎缩,资源群体缩减。”

当今世界瘦肉型品种的种猪有三个,分别是美国的杜洛克猪、丹麦的长白猪和英国的大白猪,简称“杜长大”,由于吃得少、长得快、瘦肉率高,成为全球生猪养殖的当家品种。陈瑶生表示,从全球来看,根据本国市场需求对“杜长大”进行本土化选育,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他说:“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杜长大’以来,实施了本土化选育,特别是2009年启动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以来,进一步加快了系统选育,从而保障了我国近90%生猪市场的种源供给。”

也就是说,我们日常餐桌上的猪肉,绝大多数都是利用外来种猪进行本土化选育而来的。即便如此,在此基础上,我国生猪核心育种群的产仔数、饲料转化率等关键性状与发达国家还有10%—30%的差距。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朱砺直言,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最好的种猪引进不来。他说:“不可能引回来最好的种,我们引回来的可能是第二梯队的猪。引种回来之后,如果没有选育、没有管理,两年之后基本上就会退化。这种情况下,不断地引种几乎是一个无法摆脱的魔咒。”

所谓“卡脖子”便是卡在这里。不过,经过多年发展,通过对“杜长大”的本土选育,目前我国种猪供给立足国内是有保障的。近十年来,全国年均进口种猪不到1万头,占核心育种群更新比例不足10%。陈瑶生指出,少量进口主要用于补充资源、血统更新和改善种猪性能。他说:“适当引种有利于国内生猪种业加快追赶。完全不引也可以,但会影响发展效率,不利于加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逐步重视对本土猪种的保护,建设了62个国家级地方猪保种场和保护区,开展了猪遗传材料采集保存,实现了应保则保。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的《计划》指出,一方面将实施大规模的主导品种联合育种,尽快实现生产性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加强优质种源供给。所谓联合育种,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将优良遗传资源共享。朱砺认为,联合育种是必须要走的路。他说:“现在的问题是(优良种猪)分散在若干个核心场,比如每个核心场有1000头,但如果我有10个这样的核心场联合在一起,我就有1万头了。有了这样的基础群体以后,就可以对它进行高强度的选育。”

另一方面,《计划》还提出,将加强地方品种保护。持续开展瘦肉型品种、特色优势明显的地方猪品种的选育。目标是到2035年,地方猪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培育新品种及配套系10—15个。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陈瑶生表示,既要摸清地方品种的家底,更要推进这些品种的开发利用。他说:“2021年已启动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摸清家底以后,将进一步完善保护体系,加大保护力度。大力推进地方品种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其优质特性,培育以风味独特、肉质鲜美为主,兼顾生长速度的特色猪种,更好地满足多元化的市场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