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7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日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也是人类减贫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未来,如何防止脱贫人口再次返贫?我国乡村振兴又将如何部署?

白皮书分为前言、正文、结束语、附录,共3万余字。正文分为“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为人类减贫探索新的路径”“携手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五个部分。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表示,这部白皮书是全景式反映中国减贫事业发展的重要史料和文献。徐麟介绍:“经过8年持续努力,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白皮书指出,脱贫攻坚战对中国农村的改变是历史性的、全方位的,是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有力推动了中国农村整体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年均增长11.6%,增长持续快于全国农村,增速比全国农村高2.3个百分点。徐麟表示:“中国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白皮书描绘了到2035年、2050年中国乡村振兴和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指出未来中国将向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高目标继续迈进。”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以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防止返贫。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王正谱表示,我国已建立防止返贫的监测和帮扶机制。中央决定对脱贫县设立五年的过渡期,主要帮扶政策保持稳定并不断完善。对现有的帮扶政策,目前正在进行梳理、调整、优化和完善,逐步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共确定了的30多项配套政策将陆续出台。王正谱介绍:“继续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有针对性做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要抓好重点帮扶县工作,中央决定在西部地区设立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帮扶他们顺利走上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各省也要选择一些重点县来集中帮扶。帮扶分层分类,都有具体的帮扶措施。”

我国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方式搬迁了960多万人口,实现了全面脱贫。搬迁数量之大,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规模,全世界绝无仅有。现在重点任务是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群众在“搬得出”的情况下稳得住、有就业,还要逐步致富。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表示:“针对一些安置点产业发展与劳动力结构不适应、不协调的情况,指导各地将后续产业可持续发展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谋划,立足当地的比较优势,真正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人,集中安置点800人以上的有3.5万个,上万人以上的大社区有60多个。这些(安置)点必须配套‘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一体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新老居民共享公共服务。”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王正谱表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在乡村建设中,主要目标是把现有的基础建设提档升级。王正谱说:“比如,道路要向更基层去延伸,到组、到户。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包括农村厕所、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转运等方面提档升级。从统计情况看,现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经达到了68%,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接近90%,现在的短板是生活污水处理,目前各地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解决。总之,乡村建设行动在各地不断努力下,我相信一定会取得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