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太原12月2日消息(记者岳旭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文物大省山西在全国首推文物古建筑认养政策,大量濒临毁损的文物古建筑在社会资本的强力注入下起死回生、旧貌换新颜。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有一些地方刻板教条缺少变通,给一些文物认养单位和个人带来不少障碍。如何从文物保护利用的角度出发,推进全社会力量更多关注支持文物保护,成为考量一些地方是否具有创新勇气的一道试题。

  62岁的李桂萍在张壁古堡新村村口开了个经营化肥种子的农资店铺,站在门口就能看到来来往往到古堡游玩的各地游客。

  张壁古堡位于山西省晋中介休市,是世界上颇为罕见的袖珍小城,融古堡地道、宫殿庙宇、军事宗教、民俗历史、星象文化为一体,被称为“地上地下双城子”,有1600多年悠久历史,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桂萍就生长在这里。张壁古堡虽然文物价值很大,但在十年前却是破落不堪的景象。李桂萍说:“以前村里边乱七八糟的,卫生不整洁,道路不平,坑坑洼洼。”

  村容村貌凋敝不堪,古建筑也岌岌可危,有的彻底坍塌,有的外墙开裂,私搭乱建等人为破坏也很严重。2009年,介休本地煤炭企业山西凯嘉能源集团和村里签了50年合同进行开发,开启了文物认养先河。

  凯嘉张壁古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艾元介绍:“整个古堡里,房子盖得拥挤不堪,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保护古堡是很难的,几乎就下不了手,就是每家院里头都住着七八口的人,房子盖得很烂,你想把它拆改了,老百姓去哪呀?”

  如何解决老百姓生存和古堡开发保护这一矛盾难题,介休市龙凤镇政府出面协调,以村民宅基地联合入市整体托管的方式,整体出让旧村,让村民和企业找到一个利益共同点。王艾元表示:“从产权关系上来说,这个院落是老百姓自己的,他有权对院落作出任何处置。从整体保护古堡的角度上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计划地把老百姓迁一部分出来,然后再对房子进行有计划的改造。”

  凯嘉公司接手后,在古堡附近建设了张壁新村,将村民从古堡内迁出,随后又陆续拆除了风格各异的现当代建筑和装饰,逐渐恢复了古堡原貌,而古堡的村民们很多都在古堡的旅游产业中找到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整个认养式开发实现了文物保护、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治理等多重效益。

  张壁古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李桂萍一家也得益匪浅。李桂萍说:“我们二闺女大学本科毕业后,学的是旅游专业,就在景区找到了工作,女婿也在景区工作。”

  像张壁古堡认养式开发,借用社会资本对文物古建筑进行开发的情况在山西省蔚然成风。山西表里山河,历史悠久,全省现存古建筑28027处,数量为全国之最。但受资金、人员、技术等条件所限,大部分古建筑缺乏有效保护而自生自灭,有的已经因为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永远消失。

  面对繁重的文物保护工作任务和拓展利用的实际需求,仅靠各级政府的投入远远不够。山西省文物保护部门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社会资本。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赵曙光表示:“长期以来,文物系统更多的是在保护上着力,尽管从文物保护法上有‘合理利用’的要求,但多数文物单位活力发挥欠缺,需要通过经营权和管理权的分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际上,相比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文物认养更多还是需要在资金上投入。赵曙光说:“在政府投入的同时,我们特别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认养’文物模式增加了养护资金的来源,有助于从社会上筹得更多养护资金,减轻政府压力,同时让更多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

  为了推进文物认养工作,山西省围绕不可移动文物认养、非国有博物馆创设、文创产品研发三个方面,出台政策进行支持,制定了《山西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不可移动文物认养政策》《山西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政策》《山西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政策》,分别明确了认养后在税收、经费补助、专业技术、对接帮扶、政府购买、业务指导等方面的支持激励政策,推进社会各界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到今年年初,全省认养(出资修缮)项目共计62个,其中,已完工的项目23个,吸引社会资金1800多万元;正在实施的项目17个,拟开工的项目22个。

  文物古建筑像孩子一样被认养出去,但是认养后的生存状态却好坏有别。有的像张壁古堡那样,获得大量财力支持,也有广阔的开发资本,不仅文物得到保护,认养单位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而有的则因为种种原因,困难重重。

  曲沃县是山西省文物大县,也是最早开展认养工作的地方之一,全县的古建筑认领达到了10处。然而,文物认养者在保护实践中却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62岁的南林交村人冯才,原本在当地经营一家铁厂,2010年,曲沃县出台文物认领政策,冯才便认领了村里的龙泉寺。冯才说:“这个庙是我村里的,我是这个村里的人,那个房子我要是不修,那年就要塌了,我就想给它修起来吧。当时修的时候标准就比较高,坏了的东西就必须买好的。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当时设计的是维修,接触以后发现不行,就落架维修。”

  龙泉寺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代,当时的寺院只剩下影壁、大殿和西厢房。根据省市文物部门的要求,冯才采取落架大修的办法,修缮恢复了大殿、东西厢房,又立了新山门。

  冯才最初的想法是,把庙修好后,塑上雕塑,绘上壁画,连同村里一棵八人合抱的两千多年的大银杏树一起搞旅游。然而庙修好后,在塑塑像时却遇到阻碍,一位村民拿来了一份1984年原文化部下发的《关于不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寺观教堂等古建筑不得从事宗教和迷信活动的通知》,这则通知要求,“今后凡已毁损无存的宗教塑像,文物部门不准重塑”。冯才被迫停止塑像和壁画彩绘工作。没有佛像,庙宇里边空空荡荡,难以吸引人参观,冯才索性把寺门给锁了。冯才说:“刚建起来的时候,附近老百姓都来看,都认为挺好的,现在里边像塑不起来,我一个心愿没有完成,我自己就不能提了吧。”

  文物认养过程中,类似冯才这样的情况并不算少,诸如庙宇不得放置功德箱等规定,这些都多多少少挫伤了认养人的积极性。

  曾经一手推进了全县文物认养工作的原曲沃县文物局局长孙永和提出,文物认养带来的社会效益很多,但是因为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政府职能部门应该理直气壮地站出来,对认养者在环境整治、设施配套、权益归属及相关政策帮扶方面予以应有的支持,打通政策“梗阻”。孙永和说:“雕塑和壁画都是文物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它的根和魂,庙建好了,你不让人家塑像,这是死板教条的搬政策,这不符合实际,不符合文物保护的原则。1984年的一个文件与现在情况严重脱节,建议修改。”

  孙永和说,文物古建筑不能孤零零地独立存在,要活起来,需要有人气,而文物古建筑周边环境的整治不是领养企业所能为,需要政府部门出手相助。“企业家修这个文物古建筑是文物本体,包括院落整修,配套的一些资金投入,包括,消防、安防设施设备的完善,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这方面的投入各级政府需要列入到财政预算或者计划里边,协助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