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11月14日消息(记者周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1世纪的流行病”国际学术交流会13日在广东药科大学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今年8月的“中俄合作新冠疫情防控学术交流会”上,中俄双方专家达成深化合作的多项共识。本次会议就是在此基础上举办的。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会上表示,无症状感染者有较强的感染性,需要高度重视。

  双方院士和专家在大会上围绕“传染病预防和治疗的热点问题”“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的治疗策略”“COVID-19的基本和实际问题”“儿童传染病的热点问题”“成人传染病的热点问题”等5个专题进行讨论。钟南山认为,此次国际学术交流会旨在继续做深做实中俄疫情防控交流平台,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疫情防治措施,为推动早日结束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的局面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钟南山说:“当前,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面对疫情,世界各国需要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制定长期应对策略,增强疫情防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俄双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疫情防控、患者救治、药物研发、疫苗的开发等领域开展合作,已成为全球抗疫合作的典范。”

  钟南山以“新冠肺炎治疗进展”为题做了主旨报告,多角度分享了新冠肺炎防治的独特经验。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以及再感染问题,他表示,无症状感染者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占比在百分之十几至百分之四十,其重要特点是有比较强的感染性,需要高度重视。他说:“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提醒,就是发生了不明来源的聚集性疫情的时候,要非常注意。就算是没有症状的,在社区里进行全民的PCR检测十分必要。就像现在新疆疏附的全民检测,我们喀什地区就发现了一些病人,及时进行了隔离,这是无症状感染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

  钟南山透露,目前其团队收集到公开发表的再感染案例有5例,其中有1例在中国香港。通过对再次感染病例研究发现,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两次检出的病毒,基因检测存在显著的差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再感染?钟南山认为有两个原因。他说:“一个解释是手术感染以后,产生了抗体,但是这个抗体迅速下降,不足以预防第二次或者对抗第二次感染。还有一个(原因),首次感染的时候,没有或者产生非常弱的抗体的应答,也不足以中和第二次感染病毒。所以这个情况给我们提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产生了多个变异位点,或者已经形成某一个毒株,我们制作抗原、选择疫苗,需要慎重。”

  对于人们关心的使用康复期血浆治疗新冠肺炎,钟南山阐述了我国最新的研究结果,他说:“恢复期血浆的治疗,最新发表的一篇文章也是我们国家提供的。总体来说,两个组还看不出有显著的差异。对重症的病例,用康复期血浆疗效肯定是好于对照组;但对于垂危的病人,是没有效的。这是对康复期血浆的疗效最新的叙述。”

  谈到疫苗研发,钟南山表示,群体免疫是“不现实、不科学、不人道”的,所以需要采用大规模的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