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9日消息(记者周尧 张兆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他们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娃娃,血管里流淌着父辈们执着坚韧的血液。他们又是新一代蓬勃向上的青年,性格里浸染着青春奋斗的底色。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们敢闯敢拼,与父辈们一起,共同守护这片生养他们的热土。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与拼搏,才让我们的乡村更有活力、更有希望。中国之声特别策划《我们村里的年轻人》,10月9日推出《织染一片蓝天》。

  乡亲眼中的他(她)

  村民1:我印象中的杨成兰是很喜欢开玩笑,很活泼的。

  村民2:比很多男孩子都能干,我们村里没几个,独一无二只有她一个。

  村民3:心好,有礼貌。

  杨成兰:我今年34岁,但心理年龄20岁,我是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的创始人,我的爱好是唱歌,比如去山上挖染料来染布的时候都喜欢唱歌。

  车子在山谷中一路穿行,越过山脊后,能够看到路边不显眼的岔路口,竖立着最具侗族特色的木楼,像一座小宝塔似的。顺着仅能通过一辆车的土路沿坡而下,就到了杨成兰的家——贵州黔东南栽麻镇丰登村。杨成兰说:“其实我们村就这个寨子和一进来那个寨子,以前那边有不少山坡……”

  眼前这个指甲被染成蓝靛色的瘦小姑娘,留着乌黑的长发,一个麻花辫子低低地垂在背上,穿着蓝白相间的侗族传统服饰,浑身上下散发着板蓝根叶子的清香味。

  三月种棉,八月摘花。摘下棉花后,还要用传统的木制纺纱机,将棉花纺成纱线,再用织布机把纱线织成土布。选棉、轧花、搓棉;绞纱、排纱、捡纱;染布、捶布、蒸布,每一道都遵循着侗族人传承千年的古法织布步骤。

  “这些薯莨其实都是野生的,我们都去山上采,采完之后,我们拿来洗,再拿来进行染布,拿来煮。”作为这个偏远村庄走出来的第一位大学生,杨成兰带着全村人的希望,是去大城市里闯荡过的。当年她在温州干早教培训,月收入过万,平稳又安逸。日子本可以一直这么过下去。直到2016年年初,春节回家,村子里熟悉的宁静忽然让她觉得有些不对劲。她说:“发现过完年,村里面就死气沉沉的,非常凄凉,就是那种安静到让人心慌的那种感觉。”

  在丰登村,侗族人口占96%以上。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织染,但是没人想过要把这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术变现,村子里的姐妹们只能和男人一样外出打工,在建筑工地上赚钱养家。一个字,苦。杨成兰说:“我们妇女出去的时候,基本上该搬砖的搬砖,该建筑的建筑,该捆钢筋的捆钢筋,但是她们有手艺活没地方发挥,她们原本有的东西反而被抹去了,有两个妇女由于劳累过度,脑出血去世了,我觉得非常不好。”

  这个春节后,杨成兰就没有再离开家乡,她决定辞掉大城市的工作,用古老的侗族蓝靛印染技艺,为贫困的家乡染出一片蓝天。这个决定,让看着她长大的村里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就连丈夫吴方俊要转过这个弯都不容易。吴方俊说:“她肯定说她很喜欢,第二,我们民族的东西我们不去做的话,小孩子都不会做了,整天给我做思想工作。”

  只有四万元启动资金,杨成兰的倚山人手造工作室就这么开张了,只是这个工作室不在窗明几净的写字楼,不在原汁原味的侗族木屋,却在又脏又小的废弃猪圈里起步。为了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她开始挨家挨户地找“织娘”。这土布也能卖出好价钱?最初谁也不相信。她说:“也有愿意做的,但是基本上可能70岁左右的人,半信半疑地不会相信你,我织出来给谁,你不给钱怎么办?我就只能先给钱,织成啥样我都要。”

  谁要愿意做“织娘”,杨成兰就给钱,但实际上销路还都没有眉目。人手欠缺、技术难学、资金紧张、市场遇冷,半年后,莫说赚钱,自己的温饱都成了大问题。但即便是吃野菜,这事她也硬是要干下去。她说:“真的到没有饭吃的地步了,我就去弄点野菜,反正饿不死,我就可以做这件事情。”

  年轻人光靠韧劲也不行,还要有脑子。杨成兰的第一笔订单来自她的大学老师,这让她忽然意识到侗布在村寨里并不稀罕,只有走出黔东南,侗布的光彩才能够充分释放。于是她想到了做网店。

  杨成兰和爱人把纯手工制作的侗布和成品拍照上网。果然,订单纷至沓来,其中不乏来自日本、韩国的海外订购。

  杨成兰:刚开始国外订单是最主要的订单。

  记者:整个淘宝网店的收入大概有多少?

  杨成兰:2018年的时候大概也就100多万。

  记者:线下的收入还有吗?

  杨成兰:线下大概也可能几十万左右。

  侗布终于火了。短短三年时间里,年销售额超百万元。2018年实现收支平衡后,杨成兰又成立了传统织染合作社,吸引贫困户入股,帮助村民脱贫增收。现在比起出去打工,村里的年轻姑娘们更愿意往合作社里跑。有位叫杨秋云的女孩给记者算了笔账。杨秋云说:“在外面打工。我们去的时候一个月才1000多。我现在这里,做得多的多做得少的少,两三千。肯定在家里面好一点,可以带着小孩又可以自己做事,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杨成兰说,创业四年,她最大的幸福就是到村民家中收侗布的时候,把钱放在她们手里,看到阿姨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侗布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棉花、蓝靛草、柿子树的种植热情。截至今年5月31日,杨成兰所在的丰登村已经按流程全部实现脱贫。她说:“基本上我们村的贫困户我们全包了,他们都会在这边务工,都能够达到国家的一些标准的脱贫,现在榕江已经有一个蓝靛制作厂了,专门制作泥,因为它不仅仅是作染料用,还可以药用。”

  热爱的歌还是要唱,传统侗族织布染布的技艺没有消失,杨成兰的梦想也还在继续。对于未来,她说,她身上流着侗族人的血,也有着现代人的魂。和她一样的所有织娘都会带着对织布机的尊重,带着对染缸的敬畏,继续让侗布走出大山,把这份根植于血脉的文化传承下去。“我个人觉得在经济上扶贫的同时,比如老百姓思维、思想、教育这些方面也需要‘扶贫’。我们往后还需要学习、勤劳,要振兴起来,我们的乡村才会更有活力。”

  《写给20年后的自己》

  最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不知道见识过大城市的霓虹灯,你是不是还是更喜欢咱们的小木楼呢?希望你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咱们侗族织娘们也在织布机上赚更多的钱,我还希望家家户户的娃娃都能上得了学,上得起学。路还长着呢,加油吧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