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日消息(记者凌姝 李欣 黄冈台记者董念松)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0月1日是国庆小长假的第一天,不少人选择高铁出行。秋阳之下,一列列高铁在华夏大地上快速穿行,带着国人走天下、看中国。“十三五”以来,我国铁路建设科学有序推进。2015年底,我国高铁营运里程为1.9万公里,预计到“十三五”末,也就是今年底,高铁营运里程将达到3.8万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4.5万公里。“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连续保持在每年8000亿元以上,计划中“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已建好了七成网络骨架。

  高铁改变着国人的出行方式、生活方式,转换着发展动能,推动着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高铁跑出了中国速度,跑出了生活的便捷与美好,更创造了中国奇迹。这个国庆假期,中国之声推出系列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中国之声多路记者,带您一起领略中国高铁的速度与激情,感受祖国的山河壮丽和人民的美好新生活。10月1日推出第一篇:《高铁开出富裕路》。

  前方到站是,麻城北,请下车的旅客准备好……

  四个小时前,这趟从上海虹桥开往长沙南的G576次列车还在上海虹桥站,半天时间不到,就到了曾经的革命老区——湖北省麻城市。麻城北站站长马剑峰说,麻城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能够摘帽脱贫,高铁功不可没。“高铁开了之后,覆盖了两个经济发达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对于我们本地的老百姓外出务工、经商、就学等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客流变化方面,2019年的时候是167万,麻城当地的百姓将近130万人,等于每年麻城人民要坐一次火车还多。”

  悠扬的曲调从麻城市木子店镇长岭关村飘出,绵延的大别山从这里延伸到安徽、河南,但藏在深山的美景,在高铁开通之前却无人知晓。长岭关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先锋说,当时,这里只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山疙瘩。“我们的山泉水可以直接饮用,山上有奇形怪石,还有古代城墙,自然风光很好。就是说,当时发展旅游,道路不通,别人不来。”

  进不来也难出去,闭塞的交通让长岭关村饱受贫困之苦。张先锋说,当时招商引资招不来项目,外出务工也要思考再三,村民大都过着种地讨生活的日子,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他告诉记者:“那时真苦,坐班车到江苏,有的时候车坏了,最多的时候走7天。有的人想出去打工,路上捱不过来。”

  被交通卡住发展“脖子”的,不仅仅是长岭关村一个村子,麻城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占拥平说,当时,整个麻城都缺少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连接通道。“长三角,重庆、成都这块都没有通车,所以当时去招商,老板们可能觉得到这边投资不方便,所以就不来。”

  让占拥平苦恼的交通问题,在2009年开始缓解。2009年4月,合武客运专线开通,一列列高铁、动车开始飞驰在大别山中。2018年,“复兴号”高铁列车首次开进了大别山区,进一步打通了麻城与外界交流的渠道,高铁动车越开越多。交通的变化为长岭关村带来的是脱贫致富的底气。2015年,长岭关村成立了湖北省首家旅游合作社,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记者:平时游客来,咱们这儿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流水能有多少?

  李显菊:千把块钱,还可以。

  今年57岁的李显菊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曾经,一家人都靠儿子外出务工维持开销;随着高铁开通带来的人流,她利用家里的房子办起了农家乐,每逢假期,客流不断。李显菊告诉记者:“搞农家乐以后,收入增多了。当时我的房子建起来后,周围的人都来庆祝。期待旅游发展更好,这样带动效果也更好。”

  张先锋自豪地告诉记者,截至今年,全村的776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外出务工的乡亲们也不再有路上的顾虑,守在家中的人也能吃上旅游的饭。他说:“现在我们的口号就是一人务工、全家脱贫。今年出去的,出麻城市务工的补200块钱车费,每个人200元;不能出去打工的可以在我们的合作社务工,保洁员、护林员都可以做,提供公益性岗位给他们。”

  现在的麻城北站,每天都有六七十趟列车停靠、发送,在旅游旺季,还会加开赏花专列。曾经万里之遥的上海、重庆,如今只是一抬脚的距离。占拥平说,高铁通车以来,麻城市的GDP由2010年的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7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67家增长至279家。“走出去,走进来,铁路发展之后,改变了人的思维,信息畅通了,人们返乡到麻城来投资,我们市政府各个乡镇与开发区都有返乡创业园。”占拥平表示。

  “要致富,先修路”。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网背后,是沿线百姓的脱贫致富梦。除了大别山区,在沂蒙山革命老区、晋北老煤炭工业区等多个地区,他们也依托着铁路的建设实现了从偏远山区到风光景区的美丽蝶变。中国特色的“高铁扶贫”模式,让更多人有了像麻城人张先锋那样的生活底气。

  “我们准备让全村以旅游土特产为主要产业,让自己的家乡被外面的人赏识,我们有信心把这个事业做下去。”张先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