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9日消息(记者李行健 张浩森 满朝旭)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特斯拉“拒交门”持续发酵,与拼多多的冲突进入白热化。上个月,连锁汽车销售机构“宜买车”在拼多多平台推出特斯拉“万人拼团”活动,最终五人拼团成功,但有车主提车的过程一波三折。8月16日,一位来自上海的拼多多团购车主表示,已经成功提车。而另一位湖北武汉的团购车主则被特斯拉拒绝交付Model 3。
  8月18日有消息说,武汉车主已成功提车,经记者核实为假消息。那么,为何参与了同一个拼团活动,却遇到了不同的待遇?18日,特斯拉中国独家接受中国之声采访,对为何拒绝交付车辆等问题作出回应。
  特斯拉“万人拼团”活动中,特斯拉Model 3的价格为每台25.18万元,而同款车型的官方指导价再减去新能源汽车补贴后为27.155万元,拼团活动优惠近两万元,这让上海的秦先生动了心。秦先生说:“我就试着抢了一下,当天刚开始没抢到,因为要求5分钟内付款,有人拍了没付款,我就捡漏捡到一单。我自己主动联系了特斯拉,把这个订单号给他们,因为有现车,很快就提车了。”
  秦先生表示,已办理车辆保险等。秦先生说:“合同里是写着不允许转卖,但是我觉得这是‘宜买车’用消费者个人的名义下单的,不涉及转卖行为,并不是对公的账户去付款,再把车过户给消费者,是以消费者个人的名义下单的。”
  参与了同一个活动,另一位武汉拼团车主则被特斯拉拒绝交付Model 3,其官网订单也被取消。
  特斯拉方面解释,不交付车辆的原因也正是拼多多以用户的名义在其官网下单。
  特斯拉工作人员说:“特斯拉的销售政策是直接与终端消费者进行交易,商户隐秘地利用客户的信息来下单,其实上就是违背了特斯拉真实的交易意愿,这在合同订立中是一种欺诈行为。”
  特斯拉中国的工作人员对中国之声记者解释,是武汉这位车主主动告知了特斯拉他买车的具体过程。“我们武汉的同事当时专注于服务客户和给他交车,是客户自己主动告知我们,他是参加拼多多的团购,然后来找我们提车,客户也承认已把团购的钱20多万,全额付款到了拼多多,客户的信息也给到了拼多多,是拼多多用客户的信息来找特斯拉下定单的。”
  特斯拉回应称,支持因被团购活动误导而无法交车的消费者向活动方维权,并将尽所能为消费者提供所需的法律援助。如果消费者愿意通过特斯拉的正规途径重新下单,公司将对消费者提供相应的弥补。
  特斯拉中国的工作人员18日向中国之声表示,目前这名武汉车主希望可以重新下订单,但是还需要特斯拉方面出具证明,承认第一个订单是通过拼多多完成订车的。
  特斯拉方面表示,有媒体报道称特斯拉将车主列入黑名单的说法并不属实。
  特斯拉中国的工作人员说:“我们面对消费者做了一个澄清,我们从来没有黑名单的制度,而且对于这位武汉的消费者,我们是非常欢迎他再次购买特斯拉的车辆,但是根据特斯拉的销售政策,我们希望消费者是真正自己下单,自己付款。”
  简单梳理一下双方争议的焦点。特斯拉认为,该车主涉嫌违反特斯拉“禁止转卖”的有关规定,所以特斯拉依据合同违约条款单方面取消了此订单。而拼多多则认为,不存在转卖的问题,这辆车是消费者本人与特斯拉签的订购协议。
  这两种观点也分别有很多人支持,有法律人士认为,拼多多代为下单可以看做是消费者与拼多多之间的委托协议,该行为并不违反《合同法》的强制规定,尾款由拼多多来支付,实际是消费者与拼多多、宜买车签订了一个代为履行的“垫付协议”,而谁来付款不是判定转卖的标准。转卖行为指的是平台商家将车买下后再转卖给消费者,而此事件中,若消费者直接在特斯拉网站购买,不存在转卖行为。特斯拉如果以此为理由想解除合同,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但也有法律人士认为,拼多多和宜买车的行为也可以看做是未经授权的销售。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封跃平表示:“如果特斯拉的销售渠道全部是直营,拼多多没有拿到授权就去销售,某种程度上,是违反相应法律规定的。因为拼多多拿不到供货商的车,就不能去销售,如果进行了销售,可能会构成一个商业欺诈。拼多多通过团购把价格压下来之后,很有可能会影响特斯拉品牌的形象定位以及它的价值评估。”
  北京和昶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邹佳铭认为,拼多多以补贴的形式吸引用户,很可能将其他电商平台裹挟其中,可能会对特斯拉的市场规则造成影响。
  拼多多这次“万人团”抢购活动中,最终只有5辆特斯拉汽车成功下单,特斯拉中国工作人员认为,拼多多的此类活动,看起来获益的是这几名消费者,“陪跑”的大量没能拿到补贴的消费者的权益却受到了侵害。特斯拉中国工作人员说:“这个事情从一开始拼多多搞活动开始,只强调所谓中奖的5名消费者。表面上拼多多付出了几万块钱的成本,但其实裹挟着一个车辆经销商,获得了这些本来中意特斯拉产品消费者的信息。”
  对于该问题,截至发稿,拼多多方面并未回应。封跃平律师认为,这一问题如何界定,还要看消费者的态度。封跃平说:“在整个宣传的过程,广告主在宣传产品自身或者促销行为时,如果刻意地去做一些混淆的、虚假的陈述,按照《广告法》相关规定,可能要承担责任。这个事情本身最终能够发酵到什么程度,看消费者最终要求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事件相关进展,中国之声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