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记者钱成 南通台记者肖巧云)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此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关注了多位中国留学生的返程情况。目前,这些留学有的已经结束了隔离回到家中,有的仍然在隔离之中。那么,这些留学生在辗转回到国内后的隔离生活究竟如何?隔离点的服务是否到位?此外,对于部分没有回国的留学生,相关部门和组织又提供了哪些帮助?

  家住北京的杨奇(化名)在去年本科毕业后选择了前往瑞士留学。3月初,随着欧洲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渐加重,在和父母协商后,杨奇决定返回祖国。3月17日,杨奇乘坐的航班从瑞士起飞,途径阿布扎比,前后辗转20多个小时后抵达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经过信息采集以及相关检测后,她被安排在了北京市丰台区的某酒店进行集中隔离。

  “我是3月18日开始隔离的,因为之前(由于国外疫情严重)很慌张,很想回国,现在真的回来了,到了隔离酒店后踏实了很多。”杨奇说。

北京市丰台区集中隔离点餐食(受访者供图)

  杨奇告诉记者,她所在的酒店干净整洁,生活用品齐全,每天370元的费用对她来说也可以接受。3月31日,杨奇结束了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不过对于酒店的一日三餐她依然印象深刻。“我真的要特别夸一下我们隔离点的餐饮,因为我们每餐都是四菜一汤,每餐都会附赠一个水果或者酸奶,非常注重营养搭配。而且准时准点,早上8:30,中午12:30,晚上6:30,送三次。”她说。

  隔离期间,杨奇保持着一贯的开朗和乐观,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各项日常检测工作,也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十分充实。她告诉记者:“我的隔离生活特别丰富多彩,因为我不会让自己觉得很无聊。我想学习的时候就学习,不想学习的时候就看电视剧之类的,晚上会跟着运动视频运动一下。”

  在和杨奇的交流过程中,她说的最多的两个字是“感谢”,她感谢给她带来安全感的祖国,也感谢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比如我们刚到那天,因为20多个小时没吃没喝,特别狼狈。他(工作人员)带我去我的房间的时候,一路上非要帮我提行李。后来跟我聊天我才知道,他其实也刚上完夜班,那天他也很累,但他特别想帮助大家提行李之类的。后来他问我累不累,我说不累,就是有点饿,他过了一会儿就给我送了泡面,服务真的特别好。”杨奇说。

乌鲁木齐隔离点(受访者供图)

  这样的感受从英国回来的王华(化名)也深有体会。日前,家住乌鲁木齐的王华也已经结束了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回到了家中。不过,按照当地要求,王华仍然要居家隔离观察一周。王华坦言,从落地北京到回乌鲁木齐隔离,一路上虽然疲惫,但工作人员耐心的帮助让她感到心安。

  王华说:“我觉得大家都很辛苦,比如在机场,无论是北京的机场还是乌鲁木齐的机场,工作人员都穿着全身的防护服,我觉得天天穿着,谁都会有点受不了,但他们还是很耐心地问大家从哪里来,很耐心地处理每一个人的情况。在隔离酒店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点了外卖或者买了生活物品,他们就会给我们送上来,这就意味着,总是有工作人员穿着全套的防护服随时待命。”

  随着全球疫情升级,不少留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留在了海外。王华告诉记者,身在国内的她也时刻关注着仍然在国外的同学和朋友。据她了解,目前中国驻当地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以及华人组织都在积极地帮助中国留学生筹集各种防护所需的物资,解决他们在当地生活的困难。

  王华说:“各大学联、各个学生会,他们有负责人定期在群里面(组织),比如集中捐款,帮助大家筹备物资等,总是会有这些学联组织在帮助大家操心这些事情。除此之外,我还看到,大使馆的官方公众号也经常会发布一些大使的讲话、对留学生的一些嘱咐,很关心留学生,如果有什么问题,联系大使馆也会比较方便一些。”

陈菲在南通的隔离酒店环境(受访者供图)

  除了提供必要的防护和生活物资,普及一些防疫的知识,同样刚刚从英国回来目前正在南通进行隔离的留学生陈菲告诉记者,近期因为不少航空公司临时取消一些航班,不少中国留学生被迫滞留在了机场,而当地大使馆工作人员在得知该情况后,派出了专车接送这些需要帮助的中国留学生。陈菲说:“有的去了机场之后发现航班取消了,被滞留在机场,加上英国最近封城,不允许外出,最后也是当地的大使馆将他们送回到各自的寝室,很贴心。”

南通隔离酒店体温计和消毒用品(受访者供图)

  今天(2日)是陈菲隔离的第11天,她告诉记者,无论是在国外寻求帮助时,还是回到祖国进行集中隔离,她都非常感谢辛苦付出的工作人员。

  “我觉得他们(工作人员)很辛苦,我很能体会他们的感受,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戴着很难受,而且他们是持续高强度工作,这么长时间不能回家,起早贪黑。他们做得真的非常好!”陈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