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2月3日消息(记者常亚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自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的援鄂医疗队相继前往武汉,其中,广东援鄂医疗队是较早奔赴武汉的一支。除夕当天,广东省就派出128名医护工作者组成的医疗队,搭乘包机赴湖北支援。

  这个医疗队由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9家医院的医护工作者组成。今天(3日),是他们支援武汉市汉口医院的第10天。在这里,他们经历了什么?和本地医院的合作是否顺利?工作开展中存在哪些困难?

  除夕当天晚上11点多的飞机出发,大年初一凌晨两三点,广东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队长郭亚兵和他的127名队友抵达武汉,简单收拾行李和休息后,就开始了对医护人员的感控培训,并和武汉市汉口医院进行对接。“带着我们去看准备接的一个病区,是39张床位的一个病区,我们现场看了一下说没问题,当天晚上就排了班。第二天我们去跟他们院里开见面会,他们介绍了一下医院的情况,他们的王院长跟我说,我们的任务,接的病区有70多接近80张床位。”郭亚兵告诉记者。

  说好的任务突然变了,这让郭亚兵和他的队员们一时很难适应,翻了一倍的床位,意味着需要多付出数倍的辛苦,来都来了,硬着头皮也要上,但接下来病区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头皮发麻。

  “一看挺乱,本身放假,没有后勤,没有打扫卫生……这点人手,要管病人,要去打扫,是顾不过来的,整个是一片混乱的状态。我们一进去看到这个状态很吃惊,没有见过这个阵势,南方医院、中山医院等这些医院都是三甲医院,突然看到这种状态,很多人是没有见识过的,所以当天我们进去的医护人员回来以后反应都很大。”郭亚兵说。

  第一天的情况不太顺利,郭亚兵说因为来得比较匆忙,没有时间去充分了解汉口医院的情况,队员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年轻人,医院的条件和实际的任务量让队员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第一,跟想象的不一样。第二,这些病人看得让人很揪心,那么多,怎么去有效地治疗。本身工作的忙乱,加上从一个平时很放松、很适应的环境,突然一下到了很不适应的环境,它不是井井有条,它没有次序,这是很害怕的事情。所以包括医生、护士,很多人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甚至有的医生说晚上做噩梦睡不着觉。再加上一床难求,很多病人收不进来,收进来太多也很难弄。到初二这一天下来,大家情绪很低落,甚至有哭的。”

  出师不利,郭亚兵当晚就动员队员,给他们加油鼓劲,同时让医生、护士长和领导带头冲到一线,消除队员的疑虑。他说:“首先我们自己内部要治理好,内部不能乱,包括精气神、组织,尤其是组织,9个单位突然一来,互相之间都不认识,政令统一都很困难,这个不能乱,一定要讲究纪律性、协作性,不能每个单位是各自的。其次,领导带头,带着他们工作,这是要做到的,不能说你往前冲,我指挥你往前走,那不行。这个时候我们也提出,党员的先锋作用要体现出来。”

  经过领导和骨干的带头示范以及汉口医院的积极协调,尽可能地提供更好的后勤保障,队员们慢慢适应了这种不适。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汉口医院的硬件设施较差,本身也不是传染病的专科医院,氧压不足成了救治病人的一大瓶颈。郭亚兵说:“不是没有呼吸机,啥都有,就是上不去,它能保障原来综合医院的需求,但现在所有的病人都要吸氧,肯定氧不够。对于这种病人,吸氧是唯一救命的特效药。医院本身没有这种抢救条件,它不适合收重症病人。但是收病人的时候,一起来,只得接。”

  医院的管道氧压不足,临时改造管道重新施工也来不及,为了保障广东援鄂医疗队的救治工作顺利进行,汉口医院联系了制氧厂,确保有充足的氧气瓶来维持供氧。郭亚兵说,这也是他们之间的一种配合。“他们也很早就反映了这个问题,但是临时解决不了,只能向上级去提这个事情。比如我们提出需要钢瓶,部门领导马上联系制氧厂,解决这个问题。虽然解决不了管道,重新施工不太可行。他们尽量跟上面各个部门联系去解决这个事情,这也是一种配合。 ”

  对于其它即将到来的援鄂医疗队,郭亚兵总结了三点经验供参考:和援助院方共同决策、按照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分配任务、来之前做好培训和物资准备。他说:“首先要共同决策,共同面对,互相出主意,这样才能更好解决问题。其次,各个医疗队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给他超出他心理压力和能力的东西。应急状态就像比赛,平时100分,但应急状态下受各种因素影响,发挥不出100分的水平,必须量力而行。此外是心理的调试,来之前不要那么匆匆忙忙,要了解清楚,该培训、该配的物资得准备好了再来,这样会尽量减少出现混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