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雅安1月31日消息(记者白杰戈)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四川雅安市雨城区的周公山镇,几个村庄的贫困户都在2018年脱贫了,但是如何巩固脱贫成绩,让山里的宝贝真正成为大家的财富,仍然是一道难题。几个村联手搞的合作社要怎样运作,靠什么吸引村民参与,也是村干部们春节期间的话题。

  雨城区周公山镇太源村,一条水泥路在和邻村关龙村交界的地方,中断了。

  记者:为什么到这个两个村交界的地方就断了?

  侯旭东:没有钱,今年我去协调申请了……

  太源村的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侯旭东说,今年的一项任务,是要申请资金,一起把关龙村境内两公里的路修通。“就是方便大家嘛,带动两个村的发展。”

  腊月二十八,打扫完村里的卫生,侯旭东招呼山里邻近几个村的干部一起开会,关龙村的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杨伦也来了。

  侯旭东:叫杨伦过来,我们新年计划,重心就是这条路,商量下一步施工了怎么安排,提前做好方案,怎么去沟通协调。

  杨伦31岁,对这条路很熟悉。

  杨伦:以前我们村的人往雅安走就会走这条道,从这边过去到雅安,现在已经荒废了。从以前历史上来讲,我们两个村有很多的联系,大家都是熟人,大家都认识。

  记者:但是这样熟归熟,真的要一起做事还是不一样?

  杨伦:肯定啊,观望的比较多,觉得到时候看,走一步看一步。

  记者:这个观望是出于什么心态?

  杨伦:也就是看我们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到底有没有效果。

  村民们观望的,不光是这条路,还有侯旭东发起的希望几个村共同参与的合作社。景春村的妇女主任李学琴说:“顾虑肯定是有的。”

  记者:都有人提什么意见?

  李学琴:就是怕没有希望,又浪费钱,担心可能做的东西还是像以前一样卖不了多少钱。

  这些以往卖不了多少钱的东西,在侯旭东的眼中,都是山里的宝贝,比如茶叶。这里的茶最早通过茶马古道运往西藏,用侯旭东在北京多年打工的经验来看,这应该也是大城市人喜欢的东西。

侯旭东(左)和村民姜正军在路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白杰戈 摄)

  侯旭东:因为我在北京这二十年也知道,藏茶在逐步被市场接受,应该下一步是非常受欢迎的。我们山上这个茶是最早的南路边茶本山茶的源头……

  记者:但是这些茶在过去这些年没有卖到好价钱?

  侯旭东: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很好的经济作物,都出去打工了,剩下都是老人,连小孩儿都比较少……

  山里还有大片的竹林,留守的老人用竹篾条编成装茶饼的茶包,初学者一小时能编一个,卖4.5元,这是景春村竹编合作社的一项主要产品。

村民在整理编好的茶包(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记者:您那个村的竹编合作社,以前主要就是做这个东西,没有那些工艺品的东西?

  李学琴:他们都不会。

  记者:但是您不是会吗?

  李学琴:只有我会不行啊。

  记者:您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要带动他们来做一些更有附加值的东西?

  李学琴:想啊,但是自己办不到,特别想做,但是感觉能力不够。

  李学琴会用竹筒做雕刻和烙铁画,还会用细竹丝编竹丝画。她希望通过几个村联手的大合作社,让这些手艺可以成为赚钱的产业,但是几个村资源环境类似,在发展产业上怎么能实现良性合作而不是恶性竞争呢?

  记者:他(侯旭东)提出的时候您是一下就觉得很好?

  李学琴:特别高兴。

  记者:有人会觉得两个村其实差不多,难免会有竞争啊?

  李学琴和张勇:没有。其实拧成一股绳才更容易把事情做强做大,现在已经不单打独斗了,一定要抱团发展。

  侯旭东:不要去走传统的那样关门干活、关门说话,你们家是你们家,我们家是我们家,我们就形成一个家,都是一个大家庭,这碗饭端上来大家都有一份。

  要打动村民,侯旭东当然不能光靠这几句话。去年十月,来自四川什邡的一个订单,想要山里的一千棵竹子,用来移栽。

合作社的竹雕、竹编等产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白杰戈 摄)

  侯旭东:竹子是不停生长的,本地的茨竹卖到什邡去,当时是要1000株,我只敢接300株,他们都不愿意。等到300株一挖,所有人都想要来挖了,我说你们早说嘛。

  记者:一开始为什么不敢多接呢?

  侯旭东:问他们挖不挖,他们不愿意挖,因为一锄头下去就是几块钱,4块多钱一根,会干的人一天四百多、五百块钱,你说他怎么不干?四组的组长,三天时间挣了一两千块钱。

  侯旭东理解村民会有认识的过程,因为他自己也对山里能做什么有过疑虑。腊月二十七上午,他在区里的返乡创业座谈会上发言,说起了那段经历:“我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曾经在北京务工期间想回家,又担心没有好的发展,想回来又不敢回来,心中时常思虑……”

  现在,既然已经迈出第一步,他希望可以尽快让大家看到效果——合作的效果。侯旭东说:“联合这4个村,一个村上的人少、工匠少,接了单子无法做的,还有土地资源就这么多,我这边的资源如果看不上,如果看上他们村呢?资源做起来大家都有利。”

  关龙村的杨伦同意这个观点,平坦地带能建民宿,陡峭的山区就可以搞拓展、做养殖。杨伦说:“我们那边的地势相对平坦一些,搞康养旅游的话可能比较好,但这边可能路比较陡一些,村道也没有我们那边宽,所以我们想的就是分开发展各有侧重。”

  四方村的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张勇也动心了。张勇说:“发展经济这方面,侯书记这边有什么新的想法,我们俩都经常交流。”

  已经脱贫的村民赵维凤靠着合作社的路子,去年种猕猴桃的收入达到前年的五倍,今年,她想把自己酿的酒也卖出去。

  周公河水从村边流过,侯旭东指给记者看河那边的山里,等上半年路通了,相信有更多的人加入合作社。侯旭东说:“你看这半截道如果通了,就是一个带动,只要你有一个带动,那大家都愿意跟你干,观望的人要看的就是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