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8家P2P平台“跑路”用户无法提现 公安机关已经立案

2017-02-15 08:2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2月15日消息(记者杨博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过去一年,P2P公司屡屡传出跑路的消息,甚至每隔一段时间媒体就会总结出一份“最新P2P公司跑路名单”。近日,又有8家P2P平台同时被曝出了“跑路”消息。

  有媒体报道,1月18日,聪明投、奶瓶儿、早点儿、火牛财富、玩儿家等8家P2P平台不约而同地发布同一则通知:“由于老板方凡的经营不善,导致整个起源系资金链断裂,大部分用户难以提现到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P2P平台老板跑路,投资者又该怎么办?

  刘先生(化名)去年12月初看到推广之后,在名为“聪明投”的P2P平台投资了1万元。今年1月初,他发现这一平台似乎出现了问题。“1月8日左右发布公告,说提现改成7个工作日才可以到账,还找了常见借口如支付升级。”

  直到1月18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钱可能拿不回来了。“改提现日期后没有通知,1月18日说因为一些原因,方凡经营不善,所以公司不能支付,会定还款计划,后续的公告就是要清理资产,最后说拿木头抵债,资产清单显示他有价值一亿多的木头,要拿木头做家具来抵债,发布通知的人是原先的几个高管,但是每次出来公开讲这个事的是前法人方凡。”

  与此同时,奶瓶儿、早点儿、火牛财富、玩儿家、钱罐儿、乐行理财以及海新金服等7家P2P平台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曝“跑路”。一位投资了奶瓶儿平台的陈女士(化名)担心,自己的十五六万打了水漂。“现在完全提不出来,从10多号开始说他们提现困难,包括我自己12号去提,一直都没有出来,这一个月也挺煎熬的。”

  相关资料显示,这8家平台,几乎同时出生,虽然隶属于不同的公司,但实际股东只有“北京起源财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一家。由于无法提现到账,不少投资者建立了qq维权群。刘先生介绍,他所在的qq群里目前至少有一千多人,投资从几千到上百万不等。“1400多人,但是远远不止,开始时因为群上限,挡住了很多人,而且还踢掉了很多人,如果没有限制,估计很容易超过2000人。我们能掌握到的数额可能在一个亿左右。”

  刘先生介绍,他所在的qq群中,大学生、孕妇、宝妈等投资者不在少数。目前,不少投资者已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警方也已经行动了,目前,公安还没有发协查通知,大家一般都是到北京东城经侦去报警。去的基本都是家离着比较近的和受害金额大的。”

  记者登陆这8家P2P平台网站时发现,除了火牛财富的官网已经不存在之外,其余7家平台官网仍可正常打开。记者随后拨打了官网上的客服电话,但均无人接听。值得注意的是,在7家能够打开的网站信息中显示,地址均为北京广渠门附近某写字楼6层。

  在“奶瓶儿”平台上投资了6万元的岳女士(化名)告诉记者,得知平台出现问题后,不少投资人曾到位于广渠门附近的公司办公地点索要欠款,但如今都已人去楼空。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北京市东城区经侦支队,一位工作人员证实的确有不少投资者报警,目前公安机关已经立案。

  事实上,在P2P网贷行业,问题平台的名单从未停止过更新,逾期还款和跑路也并非新鲜事。有数据显示,2016年共新增1091家“问题”网贷平台,其中超过五成选择主动停业,超过三成选择跑路。根据媒体报道,就在几天前,P2P网贷平台“理财团”所属公司涉嫌集资诈骗被北京朝阳警方立案侦查,有的投资者甚至在这个平台损失了上百万。面对屡屡发生的P2P平台跑路事件,投资者该如何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杨涛表示,由于此前互联网金融市场缺乏规范,使得类似P2P平台跑路事件频发。据杨涛分析,跑路有几种形式:第一种是基于诈骗;第二种是经营失败,没有专业化的风险控制,经营能力出了问题。过去这些跑路都是在市场没有规范的前提条件下出现的。整个P2P行业的监管规则还没出台,属于比较混乱的时代。去年,互联网金融整治意见和P2P行业的细则出台,加上下一步相关行业备案整顿,该行业已经加快规范步伐。

  日前,有机构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388家,相比2016年12月底减少了60家。数据显示,1月共有64家停业及问题平台,其中问题平台29家(跑路6家、提现困难23家)、停业平台33家、转型2家。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问题平台数量已经开始下降。而随着互联网金融迈入监管之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合规将是今年P2P行业的重头戏,而在监管之下,行业洗牌仍将继续。

  杨涛指出,指导意见和细则已经出来,给予了过渡期,比如去年年底,通过备案的办法,要求P2P平台首先需要在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备案之后有一系列的程序,比如第三方资金托管、获取相关的资质,这些程序都在逐步进行当中。

  在杨涛看来,在相关行业指导意见与规范不断完善的同时,普通投资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至关重要,“以前我们做过调研,发现投资者在平台上不看合约、合同细则,有些人认为用途不大,但如果更深入地了解认识,看看平台是否有假标和自融迹象,对于个人自我保护,肯定是有必要的。”

编辑: 杨璇铄
关键词: P2P;平台;跑路;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