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央广网

贵州受灾居民迟迟未搬新居 群众质疑安置房价格高质量差

2015-08-12 08:16: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赤水8月12日消息(记者刘会民)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年前,贵州赤水市境内习水河发生百年不遇洪灾,给赤水市东部五个乡镇造成4.73亿元的特大损失。赤水市官渡镇就是本次受灾比较严重的乡镇之一。水灾后的清淤工作结束后,官渡镇对集镇受灾房屋进行了安全鉴定,对鉴定为危房的进行了集中拆除,并将182户除险对象纳入安置房安置。安置房的建设工作也迅速启动。

  在官渡镇灾后重建项目的安置方案中,明确写明了要在2015年2月18日,也就是2015年春节前,为安置对象办理交房手续。现在距离8.11洪灾发生已经整整一年了,约定的交房日期也已过去近半年,但官渡镇的大多数需要安置的群众依然没有住进新房。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赤水河畔的官渡镇集镇老街,18栋安置房已经建设完毕。整齐划一的2、3层仿古建筑,平整的青石板路面为古镇增色不少。但这些崭新的安置房,只有少数几户已经入住,除了一些正在装修外,大部分都是空置状态。

  看着自己未来的新家,萃华社区的曾祥志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的房款至今还没有凑齐,什么时候能够住进新房依然是个未知数。

  曾祥志:我选的房子是22万多,国家补助了4万元后,还需要18万多。

  按照官渡镇灾后重建项目的安置方案,新建设的安置房均需要安置对象购买,每户可至少分配到一套住房和一处门市房。在拆除房屋面积以内的部分,住宅按每平米900-1150元,门市每平米1500-1800元的成本优惠价回购,超出回购面积的部分需按照市场价格购买。尽管这样的价格比当地商品房每平米1900元左右的均价要便宜,但每套动辄十几、二十万的费用,对在洪灾中遭受财产损失的群众来说,还是一笔相当大的支出。

  据了解,为了减轻安置对象的负担,官渡镇政府对受灾拆房安置对象一次性补助每户4万元,并为需要贷款的安置户协调贷款,给予每户5-10万元的1年贴息补助。但偿还贷款依然让很多人颇感压力,赵克云就是其中一位。

  赵克云:这个地方都没有钱咧!再贷10万,加上原来5万(定金),本金、利息都难还。没有就业、没有工作,官渡也没有什么开发,没什么产业,群众生活就比较难。

  在官渡镇政府人大主席袁贵平看来,安置房的回购价格只占到预算造价的四成左右,因此并不算高。

  袁贵平:我们的房子都是采用的仿古建筑,造价相对比较高,比如坡面屋顶、实木门窗啊等等。不包括其他公共设施,主体都在1700元左右。

  袁贵平说,如果算上地基以及公共设施部分,安置房的成本价将达到每平米2500元。虽然安置房只有两三层,但出于防洪防火的需要,地基深达十几米且是全框架结构,这些都提高了安置房的成本,也因此延长了建设周期。

  安置房成本高是不争的事实,但也有当地群众认为,作为安置房,这样的建设标准有些超前了。

  袁云昌:老百姓就只能说我有房子住,遮太阳、遮雨就行了。至于你城镇搞这个美化工程,我们就不需要。因为我没有钱,就不想搞这个外包装。你搞旅游、搞美观,不能摊在我们头上,否则百姓就受不了。

  但在官渡镇镇长李浩看来,统一建设高标准的安置房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出发点是为了提高群众的收入。

  李浩:当初规划的时候,就把这个老街定位于旅游街,这是基于官渡有靠旅游、靠商场服务来增加群众收入的这样一个基本条件,所有的考虑都是基于这个目标和目的来规划的。

  不过,李浩也坦承,群众之所以会对安置房的建设感到不理解,主要是因为当地政府没有和群众进行有效沟通。

  李浩:因为这个事情还没做,给群众沟通会造成不理解,反而会产生误解和顾虑,所以没有提早地把这些想法和群众进行沟通。

  除了安置房的价格问题,当地很多群众没有住进安置房的原因,是发现房屋质量存在问题。比如,楼顶漏水、排水不畅、门窗制作粗糙等等。很多人就担心,所谓的高成本安置房,会不会是豆腐渣工程呢?

  从选定房子开始,袁先生就一直格外关注自己房屋质量问题。他发现,自己房屋的立柱顶端,与屋顶结合的位置,与原来的设计并不符合:

  袁先生:在上面伸出来,一样是这个柱头,但它已经倾斜过来,错位了十公分以上。

  除了袁先生家房子的问题,当地群众反映较多的,是屋顶漏水、下水道排水不畅和门窗无法闭合等问题。对此,袁贵平表示,将通知开发商进行整改。

  袁贵平:据我了解,漏水这两个问题是存在的。尽管(问题)小,但我们一定要妥善地处理好。

  还有群众发现,个别安置房的桩基与立柱没有对应上,房屋的承重立柱是悬空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袁贵平说,对于群众反映的安置房这些方面的质量问题,将尽快进行调查,并做好老百姓的解释工作。

  袁贵平:只要老百姓反映的质量问题,我们就要进行调查。如果问题属实,该整改的要坚决整改,而且要追究责任。如果没有问题,我们肯定也要和老百姓做好解释。

  据官渡镇镇长李浩介绍,虽然现在入住安置房的群众仍占很小比例,但实际签约交房的人数已经过半。为了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减轻他们的负担,下一步将开始着手安置楼相关的招商引资工作:

  李浩:现在房屋已经建起来了,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着手招商引资这一块儿的工作,这两天正在联系。通过招商引资,对整个老街进行整体的开发,通过他们来带动群众的致富。到这一步后我们也要进行沟通,让群众感受到现在建起来的房子,可能在下一步成为他收入的来源。如果群众不能理解我们的这种做法,可能我们还得放慢脚步,然后进一步地论证。

编辑:任芳

关键词:赤水;安置房

说两句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