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记忆中的年味:浙江柳城起龙灯(图)

2015-02-17 08:20: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旧照片:柳城畲族镇龙灯

旧照片:等待看龙群的人群

  央广网北京2月17日消息(记者吴喆华)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九,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也叫做小除夕。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俗话说“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也有民谣说“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总之说的都是各地的年俗,唱的都是各地的年味儿。

  可是好多年俗,好像都是小时候的记忆了,比如以前在农村过年,要煮年菜,做豆腐,贴红纸,接财神,闹龙灯唱大戏……现在过年很多人看看春晚,发发拜年短信,甚至连年夜饭都在外面吃了,感觉年味儿越来越淡。

  一些新的过年方式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一些传统的年俗有的发展变更,有的悄然消失,有的则日渐式微。有民俗学家这样分析:年俗变迁的基础是经济的发展,外因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内因是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

  过年的味道,在于家人团圆的饭,在于游子思乡的愁,在于走亲访友的情,也在于辞旧迎新、岁月成长的仪式感。而年俗,或许就是这仪式感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吧。人无再少年,年难守旧俗。过年了,游子们可还记得北京的年画怎么贴,广西的粽子怎么包,秦淮的花灯怎么亮,河北的高跷怎么踩……?从今天起,中国之声将推出系列报道“记忆中的年味”,力求为这些正在变化或褪色的年俗留下一些声音,留住年俗,也是留住乡愁。

  龙灯又称龙舞,是我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节日传统灯彩,至今已经流传千年

    在浙江柳城人记忆中,元宵的夜,就是火红的龙。从正月十四到十六,从傍晚直到凌晨。

  龙灯艺人王瑞伟:每一条龙都有每一条龙的特色,我们这个地方龙的特色,我在其他地方,电视上没有看到过,非常壮观,十四十五十六三天闹元宵,龙到这里了,临近的乡村男女老少都来了,每天都有几万人,也是龙的世界,也是人的世界。

编辑:张乔作者: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