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十年·这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改变迁

2015-01-04 07:15: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2013年12月26日上午9点45分,安医大一附院门诊挂号处,人满为患

  央广网北京1月4日消息(记者肖源 张秋实 王利)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上医院看病,排了无数次队,耗费七八个小时,见到医生,分分钟就看完病。漫长而冗杂的就医环节磨掉了很多患者本来就不多的耐心,更有人质疑:医生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

  而同时,越来越多的问诊人数,让大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有苦难言。比如我们用十年持续关注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仅2014年一年,门诊量就比上一年多了近40万。

  怎样在病人多了的情况下,保证诊疗质量不会下降,同时减少病人的就诊时间?从去年开始,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通过流程再造,裁撤、合并窗口、科室等手段,力图实现患者少排队、排短队;成立医患沟通中心和回访中心,提高患者就医体验,从而增进医患交流、减少医患纠纷。

  一年过去了,他们的努力收获了多少成效?能不能赢得患者的认可?中央台记者继续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观察点,持续探寻这里的变与不变。

  安徽省合肥市绩溪路218号。上百平米的网格线,因为车辆的频繁碾压,原来的颜色已经模糊不清。虽然禁止停车,但巨大的车流量,使得这里常常成为短暂的停车场。这一点,与去年没有任何变化。

  门诊大楼里,比去年多了数十台挂号终端机。60岁的老倪患有糖尿病,每个月都要来安医大一附院做一次内分泌常规检查:

  患者老倪:把卡插进去,比如我是内分泌科,专家的号呢,有个纸条子。现在出来个条子。这个条子。

  挂完号,老倪拿着挂号单,坐电梯上二楼候诊:

  记者:今天来的人还不算多?

  患者老倪:对,不算多。

  记者:以前人多吗?

  患者老倪:多,以前很多。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人变少了?

  患者老倪:我每个月来一次,从上个月开始,发现人流虽然多,但很快。

  作为老病号,老倪在医院里轻车熟路。一刻钟后,叫到老倪的号了。诊室里,老倪和大夫聊着这次的检查结果:

  医生:你看这个血糖就还可以,就是血脂高了、甘油酸酯高了。

  患者老倪:哦哦。

  医生:好在胆固醇还算好。除了饮食注意以外,你药物也还要控制。要是有药就不开了,没药就开点药控制一下。

  拿着大夫开的药单,老倪在同一层楼的窗口拿药。

  药剂科工作人员:现在是每天三次,每次一片。

  患者老倪:好的。好的。

  记者:以前我们是怎么拿药?先去窗口缴费?

  患者老倪:对。

  记者:然后排队领药?

  患者老倪:对,现在比以前更快了。拿卡一划就全部结束了。其他事全部省去了。

  上午10点,老倪提溜着一提药回家了:

  患者老倪:原来拿药从药房开,又要划卡,又要从固定窗口去排队,你去2号窗口,他去3号窗口。有一次眼睛不好看错了,他们告诉我又要重新排。哎呦,折腾死了。

编辑:刘梦作者: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