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中国民间组织赴日 向日本皇室递交追讨文物信函

2014-12-23 08:56: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国宝“中华唐鸿胪井刻石”

  央广网北京12月23日消息(记者丁飞 刘千里)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就在两天前,3位来自中国的民间人士抵达日本东京,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在日本天皇明仁81岁生日的当天,也就是今天,向他当面递交一封信函。

  这封信,由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撰写,信里要求日本天皇明仁归还中国的国宝——中华唐鸿胪井刻石。这是我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为什么选在这一天?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今天他们能见到日本天皇么?这项文物最终收回的几率又有多大呢?

  国宝“中华唐鸿胪井刻石”,重量超过90吨,单体10立方米有余,驼形天然顽石,成碑于唐代,是唐册封管辖东北的见证,记载着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甲午海战后被日军作为战利品掠走,至今沉睡在日本皇宫,超过一个世纪。有人说,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被掠夺到海外分量最重、体积最大、最为珍贵的国宝级文物。

  早在今年8月,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就致函日本天皇和政府,要求归还石碑。这个举动被认为是我国民间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讨文物。如今4个月过去,联合会会长童增告诉记者,已经准备好要进入日本皇宫,当面递交:

  童增:那么4个月过去了,日本皇室的宫内厅表示,知道这个事了。但是并没有给我们答复。因此我们的三位人士由文物追讨部部长王锦思带队,前天到了日本,准备前往日本皇室,再次递交,要求归还文物。

  记者:为什么是向日本皇室?

  童增:曾经也有中国人到日本皇室去过,也发现了这个碑。从我们和日本打交道二十多年的经验来看,日本皇室和日本政府还不大一样。当他知道在自己家里面有中国战利品,他们一定会反思这个文物到底会怎么样。我们感受到这个文物归还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被称为“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的童增,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24年。据不完全统计,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光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中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就有1879箱,文物至少360万件。文物的流失只在一时之间,文物的追索却是步履维艰。即便只是递上一封信函,也是从一国民间到另一国皇室的遥远距离:

  记者:为什么选择日皇明仁生日这一天?

  童增:因为日皇的生日,它是对外开放的。我们这三个人,地方他们都提前了解了一下。一个是他们自己到皇宫里面去直接递交,再一个,如果日本警察来了,那么他们可以要求日本警察联系日本宫内厅的人来接信。

  记者:很可能递交完了还是没有效果?

  童增:递交完了以后,不行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比如法律起诉啊,也可以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因为这也是联合国很多法律文件确定的“文物必须归还”,我们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必须一步一步往前推。

  历史上,1970年韩国民众曾强烈要求日本归还日俄战争期间掠走的“北关大捷碑”,35年后韩国政府出面,要求日本归还,同年日本将此碑归还韩国。童增也坦言,民间索赔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不是“日本皇室的良心回归”,而是社会推动力和政府出面追索。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霍政欣:我们国家的文物法规定文物属于国家所有,所以从法律上讲只有政府是提起文物追索的主体,民间追索只能起到舆论和道义的支持作用,体现中国民众的诉求。政府和民间形成良性互动,为政府提供决策的基础。今后要真正推动文物的追索,还需要中国政府出面,在中日两国政府之间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此次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赴日追讨国宝“中华唐鸿胪井刻石”一行共三人,他们的行动也已经引起了日本官方和媒体的关注。就在昨晚,前方成员之一启明接受了记者独家采访:

  启明:今天我们在皇宫附近给国宝做了一个祭奠活动,因为这个国宝它的意义非常重大,它是中国现在流落在日本重量最大、体积最大也是最珍贵的国宝。所以我们对这个国宝进行了一些祭祀的活动。明天我们的计划是,因为明天能看到天皇,是要向天皇或他的警卫递交这封索赔信,也是我们对日本的一个态度。他们肯定会有保护措施的,即使见不到,我们依然希望能够递交这封声明,递交这种中国人的心声。

  昨天晚上开始,记者一直和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的两位成员王锦思及启明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早晨7点58分,王锦思给记者发来短信,他说已经出门了,正在路上徒步,被至少10名日本警察围堵。8点钟启明给记者打来电话,他说他们已经进入到地铁里,被五六名日本警察布控,正在交涉之中,启明挂了电话,这个时候已经距离皇宫不远了。8点06分的时候王锦思再次发来短信告诉记者,双方交涉之后已经不让他们去了。8点10分,在记者的要求下,王锦思发来几张现场的照片,能够看到他们手里拿着一个比较大的牛皮信封,封面上写着明仁天皇收中国人之书,落款有三个大字中国人,两个人已经被日本的警察拦住了去路,正在指着信封进行交涉。从照片上看,日本警察有五六人左右。8点20分,王锦思告诉记者,他们改换出租车,目的地仍然是日本皇宫,他说改乘出租车之后,日本警察向司机出示了证件,不让他们乘坐,但是并没有成功,他们已经到达日本皇宫的外围了。8点30分,王锦思微信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能够看到日本皇宫,目前有大批的警察包围,他们正在进行交涉,希望能够见到日本皇室的相关成员,交上归还中国文物的信函。8点45分,启明又给记者打来电话,他说皇宫内已经布满了警戒线,目前他们已经决定先回到皇宫的地铁里,等待下一步的情况。

  这封来自中国民间的要求归还中国国宝的信函,到底能不能通过这种形式交到日本天皇明仁的手中?文物的遗失只在一时,但是文物的追讨却可能是一世。目前两个人还在皇宫的外围,能够感觉到,此行非常艰难,但是再艰难我们要坚持下去。今年是中日甲午海战120周年。对于那些流失的国宝,中国没有忘记。

编辑:刘梦作者: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