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万科再陷“欠税风波” 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系治本之策

2014-01-01 07:27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1月1日消息(记者庄胜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个月前,某媒体曾抛出一则“国内房地产开发商欠缴土地增值税3.8万亿元”的报道,给房地产企业们扣上了一顶巨大的“欠税”帽子,引发众多房企激烈反驳。国税总局曾经出面,表示这一巨额欠税的推算方法不正确,存在对于税收政策和征管方式的误解误读。但是,公众对于土地增值税巨额税金去向的疑虑,一直没有消散。

  日前,这家媒体再度出击,把板子打在了知名房企万科和相关税务部门身上。报道称,多地万科项目已经达到清缴土地增值税的条件,但并未主动申报,当地税务主管部门也没有要求企业清缴。报道还说,万科现有应该交、却没有交的土地增值税超过44亿元。报道一出,再次引发业界激烈反响。万科昨天发出公告做出回应,知名地产商任志强也再次发声,质疑相关内容。不过,也有人力挺这篇报道,认为土地增值税的乱象到了该厘清的时候了。

  土地增值税,是指房企售房获得利润后按比例交的税,从设计初衷来看,实际上就是一种反房地产暴利税。按目前规定,现有的征税模式是,销售时预征、项目终了时清算、多退少补。看起来,清楚明了。

  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预征比例从1%到6%不等,税收的大头还是落在清算时,如果如媒体报道所言,清算环节不给力,那可就出了大问题。近日一名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撰文说,本应压缩房企利润空间、调控房价的税,现实来看,已经体现在了消费者付出的购房款上,却没有真正到位的收到房企的头上。

  那么这一次,面对着巨额的税金,媒体与房企的针锋相对到底孰是孰非?

  此次媒体报道中涉及的项目,包括万科在吉林和广州的四个项目。以广州万科金域华庭项目为例,报道称其早在2011年就已达到100%的预售比例,符合土地增值税的清算条件。对此万科回应,目前该项目销售比例仅为49%,其它几个项目也没有达到清算条件。

  有业内人士昨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清算条件的认定,万科的公告应该不会造假。

  但是,即使不考虑是否达到清算条件,相关报道中多位地方税务人员都有着差不多如下的表态,不免让人心里有些打鼓。

  广州市海珠区地方税务局税源一科副科长苏卫慧:第一要达到卖了85%,或者拿到预售证三年,这样才达到清算的条件。而且不是必须清算,而是可以清算的条件。

  那么,所谓的清算条件究竟是一个必要条件,还是一个摆设呢?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土地增值税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了房企和税务部门在这件事情上都有点抓瞎。

  张大伟:本身从税费的预交角度来说,房企很难准确的把握这个时间,而且从地方政府来说,税制上存在审核的问题,时间上也存在一个偏差。

  实际上, 自2007年以来,国税总局先后8次发文,要求严格征管土地增值税,各地税务部门一到年末更是对土地增值税频频出手。虽有成效,但并不显著。有税务师分析说,客观原因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大都持续时间较长,清算项目费时间费人力,税务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容易产生执法风险。主观上,企业自然也没有主动清算的动力。甚至有些房企会故意留一些尾房,拖延清算进度。

  如此一来,执行中就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房企等着政府收税,政府等着房企报税,两边都不着急,税自然就拖了下来。

  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的观点是,企业理应主动清算:

  刘尚希:看起来是税务部门好像没有下发通知,没让你去缴,似乎我没有构成拖欠行为,但从法理角度来说,这本身也是一种拖欠,纳税人有及时主动申报纳税的义务。

  另一位接近财政部人士则和记者倒苦水说,“税收的事,不能太较真”,就像12万的个税起征点一样,仅仅依靠纳税人的主动申报,如果真要较真,欠税肯定一大堆。他还表示,目前有关部门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的时间表。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任芳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