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4月15日,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22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强调要积极探索女子足球人才培养“一条龙”模式,畅通女子足球运动员上升通道,切实推动女足发展。

武汉市足协2010年女足主教练徐义龙从事女足青训工作多年,曾培养出王霜等优秀女足运动员,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对话徐义龙,《工作要点》一出,女足运动员培养会走向何方?

 

摸索多元化培养模式 差异化人才共促足球发展

记者:近日,教育部发布的《工作要点》提到了推动女足发展的一系列要点,其中您会比较关注什么?

徐义龙:我拿到文件后全文反复看了好几遍,非常关注文件精神。我们队员的家长群里也展开了热烈讨论,家长们主要关心孩子今后的发展方向。因为我带的部分队员今年即将小学毕业,她们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踢校园足球,二是踢体校内的专业足球。

记者:您一直在从事女足青训的工作,培养的这些女足队员将来一般会怎么发展?

徐义龙:在这之前,她们一直是走校园足球的发展路子,小学毕业以后,会与武汉一些比较好的中学对接,但是招生名额有限,只有一部分人能进入这类学校。今年武汉市将建立新的培养机制,既能走校园足球方向,也能走专业化体校的方向。踢校园足球在学校文化课上花的精力更多,而走专业化路线的话,孩子们训练的数量和质量更有保障。

记者:此次的《工作要点》中提出要畅通女子足球运动员上升通道,在一线城市的高校中布局女子足球高水平运动队,给予一定的招生名额。您觉得对于您现在带过的这些孩子来说,这样的机会多吗?

徐义龙:现在武汉就有一个例子——江大女足,孩子们既可以踢职业女足,同时也在大学里深造。武汉现在也在和武汉体院进行合作,也就是说,武汉有两所高等院校对接女足。但就全国而言,我认为院校对女足的招录还不够广泛,与男足相比,推广还稍显薄弱。

记者:校园足球和专业化体校似乎就是两条路了,未来它们之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徐义龙:校园足球提倡既要保证孩子们正常的文化课学习,同时保障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从目前试点的结果来看,由于不能打破教育部门的教学体制,孩子们训练方面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她们只能放学后到青训基地训练,训练完还要回到家里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

我们布局的都是一些比较好的学校,孩子们要投入精力训练,学习时间就会受到影响,文化成绩跟本校学生比起来就相对要差一点;但是从专业技能上来说,这样又会对我们的专业训练造成一定影响,比如对训练时速、训练质量、睡眠等的影响,所以目前的训练模式也是在不断摸索中。

并且,我在家长群里也看到,家长们的意愿和想法差别也很大,有的家长是不顾一切地想让孩子走专业化路线,有的家长可能就考虑得比较多,每个家长和队员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导致他们的想法千差万别。

记者:也就是说,是不是正在谋求人才培养机制上的探索和改变,为不同的队员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徐义龙:对,像我们队员类型和能力都千差万别,想法也不同,现在采取多种培养模式,就是让更多队员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去培养和造就一批人才。不是所有队员都像王霜一样,能够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毕竟是少数,还有一些可能通过校园足球这种培养形式,去从事足球教学等工作。

更多人虽然没有成名,但是坚持在足球这个行业去培养和造就人才,中国足球的发展要依靠他们去推广和普及,去挖掘更多的足球人才。就像我一样,我并不是一位很有名的足球运动员,但是我有热爱足球的情结和情怀,所以从事足球相关的工作来延长自己的足球生命。有更多的人保持这份热情,去从事这项工作,对中国足球的发展就会更有益处。

小基数限制人才选拔 中国女足亟待推广普及

记者:您是王霜的启蒙教练,发现她时她只有7岁,您觉得对于王霜的成功,外界对她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徐义龙:她从小就有自我要求和理想,这也让她一直保持着对足球的专注,勤奋刻苦。从她自身的职业素质上来看,她做得挺好。外界很多的鼓励和褒奖对她产生了更大的动力,她对推动中国女足发展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欲望。在这方面,她给自己的目标定位比较高,为国家、为中国女足,包括青少年足球发展,她都通过自身努力去营造比较好的形象和氛围。中国女足获得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但还要进一步通过各方面努力提高支持度,让中国女足朝着一个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这是至关重要的。

记者:您觉得要想培养出更多像王霜这样的优秀女足运动员,我们还可以做哪些努力?

徐义龙:我们中国足球,尤其是中国女足,普及面还是太窄。我队中有一个队员是美籍华人,她跟我介绍在美国有300万从事女足的队员。而武汉实际上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女足队员的基数还是太少,普及面不够,我们的选拔面就会变小。

除了目前我们队的队员以外,我现在经常到基层去找一些运动素质比较好的队员,把她们吸纳进来,在她们运动天赋比较好的前提下,即使训练得晚,但是她们成长过程比较快,今后的发展空间可能更大。所以,我们要先解决底层的基数问题,才能逐渐建立较好的选拔和培养机制,来促进女足塔尖的发展。

记者:您提到了“普及”这个关键词,您觉得我们怎么样能把普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徐义龙:首先我们要从观念上改变,我们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男孩子踢球,女孩子踢球可能受到很多外界因素制约,导致我们选择面太窄。这次的《工作要点》提到了许多措施,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去落实。

各地方各部门要齐心协力对应《工作要点》,抓好各自的工作,包括要举办更多的足球比赛。现在青少年这块的比赛太少,对我们孩子今后的成长不利,因为队员们无法在实战中得到充分锻炼,没有培养起完全的抗压能力和强大心智,对她们成年后的思维和瞬间反应等都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我们的训练方式和训练模式也没有形成体系化,每个年龄段应该达到什么样水平的标准,现有的教学大纲还不够具体等,都是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的内容。

监制:白中华

记者:王娴

编辑:刘红伟 祝云舟 娜孜叶·木沙江 刘晓琛

编辑:杨璇铄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