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当“双十一”网络购物狂欢节遇上“碳中和、碳达峰”,会发生什么?最近,首个“个人减碳账单”悄然上线,消费者可以在物流平台上查询“个人快递减碳量”,追踪自己的“绿色物流足迹”。平均每回收一个快递箱,就可以减碳37克。“双十一”将至,在“买买买”之余,如果回收快递包装,各位可以算算自己减碳多少克。这笔账具体怎么算?

物流平台:“黑科技”算法加持 精准计算“个人减碳账单”

 

在长期的物流行业实践中,有物流平台探索出了多种“快递减碳”的方式。菜鸟绿色行动负责人牛智敬向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介绍,为迎接“双十一”,菜鸟进行了绿色物流的不少探索和尝试,包括通过调整胶带尺寸、制作大气泡的气泡膜来减少塑料使用;通过优化商品摆放来最大化纸箱容积的利用率,根据商品体积匹配纸箱规格等,其中不乏新尝试,甚至用到了人工智能的“装箱算法”技术。

牛智敬介绍,在运输配送环节,菜鸟增加了电动车的使用,此外菜鸟还通过“赠送鸡蛋”“赠送寄件券”等奖励方式鼓励消费者回收废旧快递盒,以“避免快递盒进入社会大循环”,进而“直接在快递(行业)内作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树木的采伐和原浆的使用。据牛智敬观察,“每个菜鸟驿站的回收处,每天都是满满的”,体现了消费者对回收快递包装的支持。

“绿色物流不光是某一个企业能做成的。”牛智敬说,“它一定是全社会,从商家到平台、到快递公司、到加盟商、到消费者,甚至包括垃圾处理机构的全链路共同参与的。”牛智敬希望通过各个商家和消费者的合力,营造绿色物流的社会氛围,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

物流专家:统筹全局才能减碳 减油增效更值得重视

 

对于物流行业正探索的 “快递盒进入快递业小循环以减碳”的方式,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副会长徐勇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提出了更多思考。

徐勇认为,快递业减碳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减碳不能只考虑材料的回收,还应考虑到汽车在运输回收包装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量的减碳效果体现在燃油上,因此最佳的选择还是以城市为单位进行统一回收利用”。徐勇也同时建议,为做到高效的社会“大循环”,相关部门与消费者必须落实,甚至再精细化垃圾分类政策,“把所有垃圾都分类,再回收利用”。

至于快递行业能在低碳节能中有何作为,徐勇建议,在运输上,快递业可考虑耗油量较少的国产车辆;在分拣上,应用自动化分拣设备取代人工分拣,提高分拣效率,减少设备工作时间进而达到减碳目的;最后在包装上,主要负责提供产品包装的商家可选用可降解材料,减少环境污染。

环保专家:个人减碳账单不是表面文章 “3R”互补实现最大效果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表示,相比能源行业,快递行业不是我国“减碳”工作的“大头”,但由于它与我们的日常行为密不可分,快递行业的减碳举措事实上具有很大的宣传教育意义。因此“个人减碳账单”虽然实际减碳效果有限,但也不是 “表面文章”,而是能够通过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助力垃圾分类、污染治理等计划的实施。

面对“废弃快递包装是否应进入社会大循环”的争论,刘建国认为,二者实际上并无矛盾,应该相互补充,因地制宜地予以处理。刘建国介绍,快递减碳中可以参考“3R原则”,有条件则进入小循环,进行3R环节中的“Reusing(再利用)”,否则进行“Recycling(再循环)”,即打回纸浆再制作。同时,从源头上对包装材料进行“Reducing(减量化)”。

刘建国观察到,近年来,国家层面上对城市固废管理和垃圾分类的政策越来越完善,企业也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回收责任,公众在回收废品的态度上也日益主动。“总体上,我觉得(物流包装回收利用)还是在往积极的方向发展。”刘建国说。

监制:郭静

记者:王娴

编辑:刘红伟 王一夏 刘晓琛 娜孜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