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6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国家统计局今天(16日)公布,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49310亿元,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生产需求扩大,市场活力提升,就业物价稳定,民生保障有力,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一季度开门红的国民经济成绩单究竟如何实现?

清明假期期间,在山东省淄博市的一家齐纳国际影城内,携家带口或呼朋引伴前来观影的市民络绎不绝。当天的影票早早被售空。齐纳国际影城宏城店经理韦福萍说:“以家庭为组的特别多,家长带着孩子,也有朋友一起的。基本上都是一买买四五张、五六张电影票一块儿的。今年整体的片子评分都特别高,观影热情比往年要持续更高。”

从一季度延续至今,我国市场销售逐步改善,百姓的消费热情持续提升。清明假期三天全国电影总票房突破8亿,刷新了历史同期票房最高纪录。不仅是观影,旅游、餐饮等方面节日期间居民消费需求都比较旺盛。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21亿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3.9%,环比增长1.86%,两年平均增长4.2%。知名经济学家、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分析说:“随着疫情有效控制,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供给体系不断完善,交易成本下降,这也表明了新发展格局逐步在加速形成。另外,消费需求会持续释放。今年一季度我们也看到了,消费需求这个数据越来越改善。消费是经济增速反弹的第一大驱动力,或者说是一个主要的驱动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说,今年一季度,面对冬春疫情考验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拓展。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开局良好。

不仅是消费和整体数据,实际上,“两年平均”数据已经贯穿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环比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6.8%;全国固定资产投资95994亿元,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2.06%;两年平均增长2.9%。

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投资数据特别受人关注。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额达到38378亿元,同比增长88.5%,3月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也显示,同比数据整体也在继续上涨。对此,张连起分析,这同样受到了2020年同期基数的影响。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但各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原则,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已经采取相应措施,未来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售并举的房地产市场供给新格局将逐步形成。张连起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了要降低一些住房租赁市场的成本、税费成本,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不断完善政府工具箱,同时要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从物价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开年连续2月落入负区间后,3月和上年同期相比指数首次转正,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上涨。这是否会对未来物价带来通胀压力?对此,刘爱华明确表示,全年CPI有望保持在一个温和的区间,“在工业消费品领域,工业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能力比较充足,宏观调控手段比较有效有力,所以从供需基本面来讲,工业消费品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其次从食品价格看,在各地保供稳价各项措施的作用下,生猪存栏在一季度末同比增长29.5%,生猪存栏连续六个季度都是环比增长,猪肉价格持续下行的基础是有的。第三,目前服务业稳步恢复。”

保就业就是保增长,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2月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刘爱华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就业总量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同时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结构性矛盾有所显现。“约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个比例也是近几年来的新高。一线的普工难招,高技能人才难招,技术工人难招,这些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也已经开始出现。下一阶段,随着经济持续恢复,我们要继续强化就业优先的政策,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通过保障就业服务,拓展市场化、社会化的就业渠道,逐步解决就业领域面临的问题。”她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对2021年全年的经济增速进行了修订,把中国全年的经济增速提高到了8.4%,预测结果的调整也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全年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期望。刘爱华也判断,全年经济有望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刘爱华说:“不管是从经济内生动力、供给的质量,还是从我们关注的市场主体的活力来讲,这三方面因素都在改善加强之中。这些领域的恢复态势和中国经济长期拥有的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等长期优势结合在一起,可以很好将供需两方面因素结合在一起,同时注重为微观主体纾困,所有因素综合在一起,我们对全年经济保持目前的恢复态势是充满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