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0日消息(记者郭翔宇 冯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之后,老旧小区改造进入快车道。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改造老旧小区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突显。如何妥善运用老旧小区改造资金,让资金落到实处?在改造过程中,如何平衡不同居民群体的利益诉求?老旧小区居民“舒心”的硬件设施如何真正落地?对此,代表委员都有哪些意见建议?

  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使用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全国政协委员金宪认为,在资金投入方面,应该考虑轻重缓急,率先解决老旧小区居民呼声最大、最迫切的问题。他说:“存在安全隐患的,加固房屋结构为主;容易淹水的,修理排水管网为主;房屋渗漏严重的,赶快进行房屋的外墙防漏。解决了日常生活中堵心的事,老百姓心里就舒畅了。”

  老旧小区改造规模庞大,部分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已经迫在眉睫。全国人大代表谢津秋长期关注老旧小区改造问题,她建议把有限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她说:“按照急需改造程度,科学编制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和年度改造计划。让最急需改造的老旧小区及时得到改造,解决燃眉之急;让已改造小区建立起长效运维机制。”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盘活、撬动更多资源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实现多方共赢?全国人大代表姚劲波认为,遵循市场化原则,因地制宜开展改造。他说:“现在提的比较多的一个是加装电梯问题,另一个是推倒重建问题。我觉得两者结合起来。有的成本不高,可以加装电梯;有的就是把它置换到别的地方,把那块地置换出来,建更现代化的住宅,尽可能市场化。”

  全国政协委员王红红对此表示认同,她进一步认为,应当拓宽老旧小区改造的融资渠道,激发各方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积极性。她说:“要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居民合理出资、社会力量参与等渠道来筹措改造资金。”

  除了提供资金,健全公共服务供给对老旧小区而言也十分关键。全国人大代表王玉志认为,要想做出让群众满意的配套服务,需要政府主动作为,加大公共服务措施配套。他说:“应该把一些公共资源统筹起来。因为老旧小区过去建设的标准比较低,满足群众需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杲云带来了上海的改造经验:“我们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来解决群众最大的居住问题。绝大部分采取的是人走留房(的方式),使老百姓尽快解决居住的问题;另外一部分群众是留房留人,这样就要对居住的房屋包括小区环境进行改造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的另一大难点在于改造诉求多样、协商难度大。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增认为:“小区居民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既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要实现小区居民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比如提升类改造内容进行‘点单式’选择,广大居民积极参与,老旧小区的改造才能顺利进行。”

  老旧小区往往伴随着社区居民养老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黄改荣认为,社区改造应该同步考虑满足老人选择居家社区养老的需求,建设友善老龄化社区。她说:“在改造的过程中,建议将嵌入式的养老(设施),包括房屋、通讯服务,建立一个智能化的信息平台。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给老人购买一些服务。如果政府把这个硬件提供了,民间资本参与,然后商业运作,这样可能会持久一些。”

  展望未来,老旧小区改造要有立足长远的顶层设计,还要有久久为功、精细建设的决心,才能让老旧小区真正改头换面、焕然一新。全国人大代表马加友表示:“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安排应该更加考虑未来的需要。比如供暖管道的更换,新的供暖设施也要考虑适应新的供热系统。从设计到落实,再到小的细节都要提升理念、提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