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最近,音体美进中考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12月初,云南的初中学生音体美考试方案出台,明确体育从50分提高到100分,音乐、美术分别从5分提高到20分。这个信号,让不少家长、学校都开始督促孩子进行体育、美育学习。更多的家长、孩子都会担心,各地中高考音体美考试什么时候开始考?到底怎么考?分数又占多少?14日下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关情况。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传统上大家都把音乐、美术和体育叫做“小三门”。但是,在“十三五”期间,“小三门”变得越来越重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学校体育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入了教育改革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学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课外锻炼实效持续改善,校园体育文化蓬勃发展,95%的学校能够保障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

  “目前基本上达到95%以上,也就是各地对这项工作都做得非常认真、非常扎实。同时,初中和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都把体育学科纳入其中。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都已经普遍推进了体育中考,也就是所有的地方在中考里面都要考体育,而且体育的分值从30分到100分不等。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陆续接到各地报来的情况,从2021年起,绝大多数省份体育中考分值都会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比较大。”王登峰介绍。

  “十三五”期间,学校体育师资配备、场地设施建设、运动风险防控等条件保障也日益健全。王登峰列举了一组数据,“十三五”期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由50.2万人增加到59.5万人,每年新增体育教师约2万人,年增速4.3%。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培训了1万多名国家级骨干教师和10万多名中西部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骨干教师。“这个规模,从教师培训来讲,我们有那么多学科,体育学科培训这么多人,很不容易。另外,单项培训的开展情况也非常令人欣慰,就拿足球来讲,‘十三五’期间,仅国家层面的校园足球教师的培训就达到将近3万人,省市一级的培训加起来超过20万人次,体育教师队伍培训工作进行得非常扎实。从体育运动场地情况来看,‘十三五’期间,小学和中学的体育运动场地达标率分别达到了90.22%和93.54%,这个数字也非常令人欣慰。”王登峰说。

  而关于学校美育工作,美育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对此,王登峰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思考、认真研究并且要着力破解的一个问题。他说:“在我们的义务教育包括高中教育体系里面,音乐课、美术课或者综合艺术课,如果学生只是上这些课,他是没有办法去考艺术院校的,这其实就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关于教学改革,我们要让学生在艺术课上增强艺术体验,也就是,中小学的音乐、美术或者综合艺术课程,要真正让学生能够体验美、能够认识美,要掌握基本的知识,能够去展示美,同时未来又能够创造美。”

  在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从艺术课程的开课率到美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成效,王登峰也用一组数据介绍了“十三五”期间学校美育工作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十三五’期间,艺术课程的开课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艺术教育的资源做到了全覆盖。从师资队伍建设来讲,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在‘十三五’期间由59.9万人增加到74.8万人,增长数量和幅度超过了体育教师。”王登峰介绍。

  一提到劳动教育,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觉得,就是让学生去扫地、做家务。那么,教育部对这个观点是怎么看的?如何正确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对此,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进行了回应:“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有一次调研去秦皇岛,他们组织高中生把传统劳动和现代劳动有机结合起来。比如捞海参,要抓上来,高中生先是体验,跳到水里去抓。后来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个项目,有学生设计了一个水下机器人,通过机器人把海参捞上来。像这种把传统劳动和现代劳动有机结合起来的方式,既完成了劳动任务,体验了劳动过程,也把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用到了劳动实践里。所以,不能只限于传统的扫扫地、擦擦桌子、打扫卫生,一定还要有新技术的应用,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时代的发展,体验到新形态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