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6日消息(记者杜希萌 柴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今年的进博会上,“老朋友”们“接二连三”赴约,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回头率超过70%。对于这些进博会“元老”参展商来说,这里不但是他们展示前沿科技的擂场,也是企业首发新品、制造爆品的“加速器”。

  在本届进博会上,找到“老面孔”是件很容易的事。曾经在首届进博会亮相的科技“网红”达芬奇手术系统、和一颗胶囊差不多的世界最小心脏起搏器今年都重回进博会展台。不过,不同的是,现在的它们,已经是视野更广、技术更新、精度更高的升级版。

  在技术装备展区里的乒乓教练机器人也不例外,今年展示的第六代升级产品,通过新搭载人体传感器,学会了“读心术”。欧姆龙研发中心AI控制研究室工程师刘晓俊说,现在这款机器人还能感知对练者的心率,甚至判断对练者的情绪。他说:“通过这两台摄像机,可以识别出我们的骨骼信息,可以在连续对打的过程中,不断分析你现在的状态,制定一个(学习性的)回球计划给你。”

  相比以往,第三届进博会展品展览水平更高,数百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进行了全球首发、中国首展,新品发布的全球首发数量约占一半以上。作为三届进博会的“老朋友”,冯氏集团旗下的多项创新智能化、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今年也完成了首秀。冯氏集团利程坊董事林星晔说:“我们利用数字化平台,还有AI技术,做定制化的产品,让生产周期从10个月缩短到两周,小批量化,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一个不同款式的产品。因为疫情关系,这个方案就能够在某一个地区的生产出现问题时,(保证)供应链不会断。这个解决方案我们是今年刚刚在进博会全球首发的,我们会从这个月开始推出市场,希望能够利用这个技术帮助我们的客户,并在内循环生意中创造一个销量出来。”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同样是进博会上的“三朝元老”,在前两届进博会上,他们组织日本企业参展,收货颇丰。

  在见证过进博平台的“红利”和中国市场的魅力后,今年他们选择在进博会食品、消费品两个展区为日本品牌搭建“日货购物中心”,通过5G直播、虚拟现实(VR)的新技术为日本传统技艺提供了在线展示平台,130余家日本企业在“在线洽谈间”开展“云洽谈”。展商寺田俊作说,他们希望以更加创新多元的参展方式,积极踏入第三次进博会的“加速度”跑道。他说:“我们还有一些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很陌生的日本商品。前两届进博会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好的展示,我们这次展示中也有一些跨境电商B to C的展台,希望通过平台合作来再扩大目前还没有引进到中国市场的日本品牌的知晓度,希望中国消费者也喜欢这些产品。”

  从“走进来”变成“留下来”,进博会开启的机遇让曾经的“舶来展品”也开始变成“中国制造”。

  去年,一款治疗癌症的高端医用直线加速器在第二届进博会上首次亮相,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对这类高端医疗设备的需求,这台医疗设备的生产商决定把生产线引入北京的工厂。今年3月,首台国产机器已经成功下线;整个一季度,这家工厂的发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6%。瓦力安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张晓说,今年除了带来这款机器的升级版,他们还带来了亚太首发的体积最小的质子治疗系统。“在中国落地的非常快,这也是进博会一个非常大的溢出效应,展品变成商品,转化速度是非常快的。就是有一个(质子)单室,它能够治疗3000~4000名患者,最大的好处是使得一个高成本的治疗能力能够普惠于所有的一般患者。”张晓说。

  从“新朋友”变成“老伙计”,从参展商变成投资商,进博会开放共享的精神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韧劲,让“老朋友”们更加放心加码。就在5日,雅士利、米其林等29家企业集体签约第四届进博会。阿斯利康中国消化及全产品拓展业务部总经理董莉君说,他们选择把步子迈得更大一点,签下未来三届进博会的“邀约”的阿斯利康将依托于中国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孵化出更多世界领先、服务中国的产品。

  “从第一届到今年,其实我们所带来的展品越来越多。去年我们展示出14个诊疗一体化创新解决方案,通过进博会,已经在很多医院,很多城市落地,今年我们还会持续地引入。因为有了前三届的经验,所以我们确实非常看好未来。我们不只是看好进博会这个平台,更看好中国强大的实力,鼓励创新、对医药行业的扶持,我们一定会通过跟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建立更多的创新平台。”董莉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