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记者张明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段时间,因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大中小学校持续采用线上方式开展教学。由于线上教学需要孩子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视力产生较大负担,一些商家于是开始借机炒作电子产品的“蓝光危害”,宣传推销能“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防蓝光眼镜、防蓝光贴膜等产品。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提醒,电子产品的蓝光并非导致近视的“罪魁祸首”,儿童、青少年近视主要还是由于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视疲劳和使用姿势不当造成的。相反,防蓝光眼镜一旦选择不当,对孩子的眼睛有害无益。

  据了解,通常所称的蓝光是指波长范围在400—500纳米的可见光。蓝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仅是电子屏幕,太阳光、许多LED灯具等同样也有蓝光。

  但据专家介绍,蓝光只是具有造成视网膜损伤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与视网膜接收到的蓝光剂量有关。蓝光照射只有达到足够的时间和一定强度后才有可能对视网膜造成伤害。

  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魏文斌介绍:“蓝光分为长波蓝光和短波蓝光,只有短波蓝光才会影响眼睛健康,但这需要长时间、高强度、不间断地照射。”

  同时,蓝光对人体也有益处。专家认为,480—500纳米之间的蓝光具有调整生物节律的作用,可帮助人们促进睡眠、稳定情绪、增强记忆力等。目前还有视力保护研究显示,蓝光或者紫光甚至具备抑制眼睛近视的作用。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所谓“防蓝光产品”预防近视缺乏科学依据。对一些商家虚假夸大宣传防蓝光产品的性能、过度解读蓝光的危害、高价推销防蓝光产品的行为,消费者应理性看待。多位专家指出,医学上暂时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防蓝光眼镜等产品在防控近视方面能够起到显著效果。魏文斌指出:“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对蓝光危害的过度解读,防蓝光和视疲劳与近视防控应该说没有直接关系。质检合格的电子产品已经过滤了有害的短波蓝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电子产品时,没有必要加装防蓝光设备。”

  中国消费者协会同时指出,因防蓝光产品数量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如果选购不当,反而容易给孩子的眼睛带来伤害。专家指出,当前的防蓝光眼镜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有的产品对损伤眼睛的短波蓝光没有防护效果;二是有些产品完全屏蔽了蓝光,即过度防护;三是由于防蓝光镜片大都带有颜色,这就会造成一定的“色偏”,如果长时间使用,反而容易加剧视觉疲劳。

  那么,孩子在家通过电视、手机、电脑进行网络学习时,家长应该如何选择电子产品和使用距离来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视力呢?对此,魏文斌建议:“选择视频工具要坚持‘宁大勿小’的原则,选择顺序依次为投影、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使用电子产品时还是要遵循‘20-20-20’口诀,即看屏幕20分钟以后,要抬头远眺20英尺外(6米外)20秒以上。屏幕的大小、显示屏的刷新率和使用距离不当也容易造成视疲劳,进而引起近视或者干眼症等眼部疾患,而显示器分辨率的高低一般不会引起视疲劳。建议屏幕的参数设置为,高度在眼球和视频中心保持水平或者略低的位置,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至6倍。”

  此外,专家建议,环境光线要适宜,晚上使用电子产品时需要开灯并且将屏幕的亮度调暗到30%,可以设置绿色背景的屏保壁纸以缓解眼睛疲劳。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说:“应该对孩子们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让孩子们自己爱护自己的眼睛,‘自己是预防近视的第一责任人’,只有孩子主动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放心地让孩子们主动预防近视眼。同时,孩子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保持正确坐姿,合理安排每天的生活,包括注意自己的手卫生、眼健康,掌握这样的知识对孩子预防近视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