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5月12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近日再次出现本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参加过援鄂抗疫和长期从事传染病护理的工作者代表分享护理工作经验和体会。

  截至5月11日24时,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15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例;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35例,其中来自境外输入6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760例,其中境外输入38例。5月11日,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累计治愈出院1611例,治愈率超过95%。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近日再次出现本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米锋提示:“疫情防控常态化不意味着防控措施可以松一松、歇一歇。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要落实好‘四方责任’,查找薄弱环节,堵住反弹漏洞,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向吉林舒兰派出工作组,会同当地做好医疗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发布会上,多位援鄂抗疫和长期从事传染病护理的工作者代表分享护理经验和体会。护士在专科护理、病情观察、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健康教育、心理支持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新冠肺炎阻击战是对护士技能和职业精神的一次考验。北京老年医院内科总护士长纪冬梅回忆:“1月27日大年初三的时候,我们抵达了武汉,当时北京援鄂医疗队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就开放了3个病区150张床,护理人力相当的紧张。最初护士的班次是6个小时一次,那个时候在病房里很多护士穿着防护服都需要跑起来,才能完成本班次的工作量。2月的天气有的时候风雨交加,护士在病房里却依然能挥汗如雨、汗流浃背。”

  在这次援鄂的4.26万名医务工作者中,既有地方医务工作者,也有军队医务工作者共同抗疫。每次重大灾害的时候,我们总看到“绿军装、白大褂”冲锋在前。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副主任护师、第45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新华表示:“身着军装的白衣天使本身就肩负着不一样的责任和担当,一声令下,我们就要出发,不管前方有多么凶险,只有一个必胜的信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包括我们医院在内的军队医疗系统40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其中护理人员就占了一大部分,当面对巨大的困难和危险,就像一位战友说的那样,‘请全国人民放心,面对疫情,中国军队誓死不退,誓死护佑大家的健康和生命’。”

  截至2019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护士数达到3人,大专以上学历护理人员超过70%。护理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存在结构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基层医疗机构、偏远地区、农村的护士还相对不足。基层医疗机构的护士,在百姓的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等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吴欣娟建议:“今后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一些公共卫生护理、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的课程。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对于像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重症护理这方面的人才培养上更加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