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8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首个小长假。在五天的假期里,不少人走出家门,在做好防控的同时,购物、聚餐、旅游。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5月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旅部和国家卫健委介绍“五一”假期期间消费、出游、防疫等相关情况。

  铁路、道路、民航、水运共发送旅客总量1.21亿人次;全国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重点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清明假期增长超过32%——这些只是这个“五一”小长假的一部分成绩单。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说,从商务部监测的数据来看,在五天的假期内,线上消费持续火热,线下人气显著回升,消费市场正在加速释放潜力。汽车销售、餐饮、住宿等前期受到冲击较大的行业,在这个小长假里也有不错的表现。

  王炳南介绍:“全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6.3%,‘双品网购节’期间,实现销售额超过580亿元。仅一个直播间就促成交易达到60万单的生意,销售额实现1.4亿元。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设立外销产品销售专区、专场,集中推荐服装、丝绸、玩具、箱包、瓷器等产品,助力外贸企业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对冲外需下滑的影响,在这方面已经吸引了超过10万家外贸企业的入场,有的外贸企业一天销售的商品达到6万件。汽车、家电等前期被抑制、冻结的耐用消费品销售明显回升,上海、重庆、浙江重点监测企业汽车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9.6%、28.5%和8.8%。全国餐饮、住宿行业消费复苏指数比今年清明假期分别提升18.8和15个百分点,消费规模已恢复至去年同期70%左右,比今年清明假期提升约20个百分点。”

  旅游方面,“限量+错峰”成为最显著的特点。文旅部党组成员王晓峰说,今年“五一”首次实现了预约旅游在全国旅游景区的大范围应用。这样的举措有效避免了人员大规模的聚集,兼顾了疫情防控和满足百姓出行游玩两方面的需求。

  王晓峰介绍:“5月1日至5日,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与去年相比,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旅游市场基本恢复了同期的50%,促进了旅游业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相比于前期,当前出游人员的增加,复工复课等工作的推进,给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说,“五一”假期的实践为后期探索人员较大规模流动和一定范围聚集情况下的防控举措打下了基础,目前来看,“五一”期间整体疫情平稳,防控措施经受住了考验。

  李斌表示:“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五一’期间没有出现来源不明的散发病例,没有出现聚集性疫情,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持续降低。初步评估显示,‘五一’假期的防控经受住了考验,‘五一’假期防控效果还需要观察14天以后才能够有一个全面的评估结论。下一步,我们将总结旅游景区、餐馆、住宿、商场等场所既有利于防控、又有利于复市的有效做法。”

  针对目前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需要,李斌介绍,目前多个边境省份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根据疫情形势制定了人员、物资准备和梯次增援方案,国家卫健委也将根据需求适时调配国家医疗和卫生的专业力量对边境地区予以支持。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还特别强调,在阻断病毒传播的同时,必须畅通运输通道,目前我国对仍开放的货运口岸加强管理,确保经贸往来不受影响。

  刘小明说:“我国陆路口岸一共有80个,其中能够提供客货运输服务的有65个,目前开放的有34个,‘只货不客’,客运全部停止了。但是仍有部分人员到边境,我们通过‘点对点’闭环运输方式来实行有效管控,海关、边防、卫健、运输几部门共同合作,确保传染源不传播。在货运方面,主要是针对货车司机进行封闭管理,对外方司机基本是当天返回。下一步,我们会和相关部门共同把好外防输入的陆路口岸关口。”